錢江晚報:城管的“委屈獎”為何沒人願領

劉雪鬆

2016年10月12日09:08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城管的“委屈獎”為何沒人願領

  天底下最不願意領的獎,大概要屬四川綿竹市城管設立的“委屈獎”。錢不多,最高也就200元,還必須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隊員才能領。挑明了,這不是榮譽,而是安慰。

  其實從法治社會的嚴格意義來說,“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並不是真正有法治素養的表現。當然這不是說凡事都得以牙還牙,而是說明,這種鼓勵的方式,客觀上造成的結果是不按法治的套路出牌。但是在中國,城管這個角色,相對來說顯得特別一些。原因就是城管自身的角色定位、規范到位問題沒解決,這就意味著,城管攤給百姓的牌,百姓認為你牌上的“大王”“小王”是自己畫畫上去的。這應該是城管執法,到今天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與民沖突的關鍵所在。

  毫無疑問,綿竹的“委屈獎”是充滿善意的,這份心意,城管隊員不願領、不想領,老百姓應該用心去領這份情。怕隻怕不願領這“委屈獎”的城管隊員,在這份獎勵面前依然覺得“委屈”,覺得上級機構在壓制他們的人性、不給他們撐腰,並且因為看不到從根本上撫平心中“委屈”的希望在哪兒,所以將怒氣轉嫁給被執法的百姓。

  實際上反過來,受了委屈的城管,有獎領也算不錯了,老百姓中被城管打了罵了受了委屈的,心更酸。這一點,城管隊員可能更需要將心比心。無數案例証明,在城管與百姓的沖突之中,相對來說百姓被打被罵的比例,要高於城管。所以,“委屈獎”作為安撫城管隊員情緒的權宜之計,是無法根治城管與百姓這個百治不愈的社會之病的。這個大病找不到良方,“委屈獎”就隻能是張一廂情願的狗皮膏藥,連鎮痛的效果都起不到。因此從根本上,還是需要解決城管這支新興隊伍的角色定位與執法權限、執法界限問題,並且這些定位與界限,能夠既基於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又著眼城市管理的未來,從而被廣大民眾所廣泛接受。在此基礎上,再來講要不要受“委屈”、該不該忍“委屈”的事情。

  理論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城管執法,隻要堅持正確、堅持標准,它的工作就沒有委屈可言,也不需要“忍受”被打被罵這樣明顯屬於違法行為的委屈。對於警察來說,如果執法過程中遭遇毆打,這就意味著襲警、意味著妨礙執法。因此,依法保護自己的安全、保証執法過程的順利進行,這是法律賦予的權利。為什麼到了城管執法過程中,反過來就變成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關鍵還是執法的底氣不足、規范不明、群眾不服。

  城管的角色出現在中國,已經有些年日了,但似乎,整個隊伍的執法規范、職能定位,都還處在沒完沒了的摸石頭過河當中,城管隊員和老百姓,似乎都看不到岸在哪兒。這可能與沒有一個垂直的管理機構、各地各賦權力的隨意性有關。中國城管執法,迫切需要解決的是消除執法沖突雙方都有的委屈感問題,而不是被打被罵的覺得委屈,打人罵人的也覺得委屈。在這個根本性命題無解之前,各地城管最需要做的一件事,不是給“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隊員頒獎,而是鼓勵隊員必須做到在所有執法過程中,不出手打人,不張嘴罵人。真要被打被罵了,反而倒是應該按法律賦予的權利辦。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