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按燈收電費不用豈不是太虧

舒聖祥

2016年09月29日08:2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按燈收電費不用豈不是太虧

  不客氣地說,其實是全體村民自己把電費推上去的,因為大家都想把繳了的電費“賺”回來,大家都覺得鄰居佔了自己的便宜。結果呢,卻是人人吃虧。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紀委等部門主辦的《陽光問廉》節目披露,金陽縣依達鄉嘎格達村是一個貧困村,近年來村民用電從來沒有舒心過,因為村裡收電費不按村民實際使用度數收費,而是按村民家有多少個照明燈計費,每個燈每個月收費高達40元。(《京華時報》9月28日)

  電費不按實際度數收費,卻按電燈數量收費,這樣奇葩的收費政策,有沒有讓你想到一個詞——亂收費,甚至認為其中存在灰色地帶?這套敘事邏輯近乎常態,但是,具體到這個案子,這樣想難免太簡單了。

  這個村之所以要按照電燈數量收費,是因為隻有一個總電表,大家一起用電一起繳費。既然如此,那當然是誰用得多誰就“賺”了,誰用得少誰就“虧”了。為什麼每個燈每月收費高達40元?如果電表沒有問題的話,主要原因還在於“公地悲劇”。

  “一些村民偷電嚴重,導致村裡總用電度數增加”,短短一句話語焉不詳,卻是責任不明狀態下的必然。反正用多用少一個樣,為什麼不多用一點電呢?你家大白天不關電燈,為什麼我家就要關?按照電燈數量收電費,其初衷反倒是為了公平。

  這讓人想起英國歷史上的窗戶稅。房子愈大,窗戶愈多,業主就要繳更多稅。之前的壁爐稅也是這樣,隻不過,壁爐數目要進屋才能知道,窗戶數量站在外面就可以數出來。對富人家擁有大量窗戶變相成了標榜身份的手段﹔普通人家最好的避稅手段就是把窗戶封了,就像這個村子的某些村民不堪“天價電”,剪斷自家電線。

  你要承認,無論是按燈收電費,還是按窗戶收稅,在特定情境下,其實是符合公平原則的。因為誰家電燈多,誰家用的電就有可能更多,這樣的收費政策不僅相對公平,而且可以操作。要不然,誰偷電多誰繳費多,是根本沒法操作的。而且,按照電燈數量收費,也能變相“激勵”大伙兒監督那些偷電的人家。

  當然,電燈多不一定都點亮,電燈少也不一定少用電,所謂公平隻能是相對而言。最大的問題是,按電燈數量收費,可能會讓很多人家把用不著的電燈也都打開,反正是按照數量收費,收了費卻不用電,豈不是太虧?這是按電燈數量收費的負面效應,為什麼這裡每個電燈每個月要收費40元,很大原因就在於此。

  產權不明晰,權利義務不明晰,在一個總電表下,極大的浪費與極高的費用,就這樣產生了。這與亂收費、村官腐敗,其實關系不大。不客氣地說,其實是全體的村民自己把電費推上去的,因為大家都想把繳了的電費“賺”回來,大家都覺得鄰居佔了自己的便宜。結果呢,卻是人人吃虧。

  大集體為什麼不行,家庭承包制為什麼好?不是因為規模經營不如分散經營,而是因為產權明晰非常重要,為自己干肯定要比為集體干更賣力。這個小村子的公用電表,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經濟學試驗,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是懲處亂收費,而是給每家每戶都裝一個獨立電表。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