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

“高價橋必堵”成真,會商不追責?

蔣萌

2016年09月20日15:20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高價橋必堵”成真,會商不追責?

背景:鄭州通車2個多月的隴海路——中州大道互通式立交橋,堵成一鍋粥。此前,交警部門向施工方指出,“肯定會造成交通擁堵”﹔普通市民預言,將來這地方立馬就堵。但是,造價6.5億元的這段互通式立交橋,還是按規劃建成並投入使用。目前,當地多個職能部門被組織到現場會商,要求“近期拿出具體意見,優化相關的交通規劃”。

新京報發表劉雪鬆的觀點:在隴海路高架橋施工前,國內多家設計單位估算了交通流量,給出了“到2030年也達不到飽和狀態,仍可保持較高服務水平”的預期。結果連接中州大道的互通式立交橋一建成,規劃就突然跟不上鄭州的機動車保有量增長速度了。這樣的“預測”和設計,不是一般的外行還真做不出來。在這段期待2年半的通途上,老百姓不會有看笑話的心思。花這麼多錢造的橋堵成這樣,他們的心比車還堵。這段立交橋,造成今天擁堵的主要原因是“9車道陡然減為4車道”。從這個菜鳥式的設計足以看出,整個交通規劃屬於閉門造車。至少在“紙上談兵”的過程中,交警部門豐富經驗的判斷,並沒有被採納到規劃決策中來。這是權力決策與科學決策沒有好好互通的一項敗筆工程。或許從工程的質量本身來說,沒有太多的瑕疵可以挑剔,但是它的硬傷不在互通式立交橋上,根子還是權力決策與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互通不通上。這才是城市規劃建設最蹩腳的腸梗阻。

小蔣隨想:首先要指出,一個城市的交通擁堵是多方面因素導致的。所以,不要抱有修一座立交橋就能“解決”全城車輛擁堵的幻想。最理想的情況是,疏通一處“毛細血管”,使局部的“血液循環”順暢一些。用交管部門的話說,這叫緩解擁堵。但就鄭州這個例子看,新建的這座立交橋不但沒有“緩堵”,反而甚至“添堵”,且花了6.5億元,勞煩那麼多專家“科學估算”,真令“挨堵”的當地百姓氣不打一處來。這算不算設計與規劃“失誤”?當地規劃部卻不承認,將責任皮球踢給“鄭州這幾年的機動車保有量在不斷上升……”人們不禁要問:立交橋在設計通行量時難道沒有為未來的車輛增長留出冗余量?立交橋建設僅兩年半,原測算的通行量就已大大低於實際需求,果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高層提出“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此舉令群眾拍手稱快。對照本例,倘若有領導面對已造成的不良后果不承認屬於決策失誤,該如何定性與處理?

樓市瘋狂更上層樓,調控何去何從?

背景:近來多地樓市火爆。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了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8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上漲的有64個,其中領漲的是鄭州。而在杭州19日限購的前一天,杭州市區創造了單日商品房銷售3265套的歷史紀錄。

新京報發表觀點:對有些地方政府來說,調控樓市最“立竿見影”的辦法,似乎就是限購。但樓市火爆,根源在需求,以“1套”等限購房產數量或購房資質設限,去強行壓制需求也隻能壓得了一時。現實也一再証明,隻要人為設定的拐點一旦鬆動,迎來的常是更大力度的反彈。畢竟,限購本身也是種信號——會帶給人們房子緊俏的預期,刺激他們“搶房”。各地方要明白:限制需求隻能退燒一時,藥到病除之法,還是供給側改革,通過市場手段調整供給來影響樓市價格。這裡的供給側,包括住宅土地供應,也涵蓋中小城市公共資源供給。二線城市樓市“滅火”,不能陷入“越限購越漲,越漲越限購”的怪圈。指望樓市總按照行政指望的節奏來,而忽略市場自行規律,通常隻會造成市場機制扭曲。多些土地供應制度市場化改革、多些周邊地區公共服務供應,才是釜底抽薪之方。

小蔣隨想:有種論調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下,如果連樓市也不漲,那麼地方的GDP可能會降至更低。這種說法不過是“樓市經濟”的變種,地方政府對此不置可否。但從行動上,一些大城市確實在嚴重緊縮住宅用地供給,在“地以稀為貴”下,一個個“地王”不斷刷新著未來房價的高度標杆,“面粉比面包還貴”引發存量房與二手房價格高歌猛進。在“買漲不買跌”心態下,在擔憂手裡的錢“越來越不值錢”的恐慌中,某些聲稱“買不起房”的人卻在買房乃至以房投資,銀行的房貸杠杆成了“以小博大”的金融工具。限購——解除限購——重新限購,一些地方在政策上的反復調整,並未使人們對房價的預期變得理性,反而產生政策翻來覆去的感覺,房地產市場的后市變得更加扑朔迷離。房貸從緊縮到放寬,助推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也受到質疑,會不會再重回限貸的路數,又會對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各路“大神”都在對“房事”侃侃而談,但如何調節增土地供給與去庫存之間的關系,怎樣在保自住與控投機之間進行區分與平衡,如何令樓市既不過熱又不趨冷,怎樣將房貸增長與風險控制在合理區間,有誰能給出“正確答案”?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市場永遠是對的,潮水退去之后才能知道誰在裸泳。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