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

假“乾隆”詐騙4000萬元太拙劣

蔣萌

2016年08月26日16:08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假“乾隆”詐騙4000萬元太拙劣

背景:年過五旬的男子萬健民冒充金融業大拿,伙同另一名冒充乾隆皇帝的男子劉乾珍,詐騙一名富婆超過4000萬元。劉乾珍謊稱自己是乾隆皇帝,吃了長生不老藥,活了300多歲,掌握著大清皇家的大量資產,不過這些資產被凍結了,需要找人投入啟動資金……目前,此案在深圳審理。

廣州日報發表譚敏的觀點:這樁騙局和香港富婆重金求子、清朝格格手握數億皇家遺產需要解凍資金之類的騙局如出一轍,其招數並不高明,之所以會讓人屢屢中招,原因就是一個字——貪。在這起案件中,受害者的老公產生過懷疑,認為一個人怎麼可能活到300歲。可是,相信天上會掉餡餅,而且就是砸中了我的僥幸心理戰勝了理智,貪欲蒙住了他們的眼睛,也讓他們失去了基本的判斷力。騙子也就是抓住了受害者的這種心理,一開始讓你花點小錢,再給點甜頭,讓你越來越對自己的判斷深信不疑,一步步走入他們設好的陷阱中。在這樣的騙局中,受害者損失慘重固然可憐,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還是自己禁不住誘惑,才會落入騙子的圈套中。再嚴厲的法律也杜絕不了騙子的出現,要讓騙子不再得逞,還是要加強警惕,不要隨便相信天上掉餡餅這樣的事兒。在誘惑面前保持理智,才能看得清騙局。

小蔣隨想:此類騙局所編的故事其實“換湯不換藥”,都是“國家寶藏”等你掏錢去“挖”。拙劣的戲碼本來已屬“拾人牙慧”,又弄出乾隆皇帝仍健在這種把別人當二百五的腦殘劇情,居然有人信以為真上當受騙,還有富婆被騙走4000多萬元,實在超出了正常智商人群的想象。有人說這是貪婪心理下的利令智昏,我倒覺得這是類似於催眠與自我催眠下的“認假為真,拒絕真相”。哪些人容易被催眠呢?這涉及心理學、潛意識等問題。隻能說,總有個別人存在精神弱點,一些“神話”猶如精神雞湯般“滋潤”了前者的心田。一旦有人相信“神話”並為此傾力付出,其在主觀上無法接受這是騙局的事實。因為,這不僅是宣布其付出的金錢與精力打了水漂,而且是對其“信念”的徹底否定。理解了這些,就不難理解為何有人被騙數千萬元——騙局猶如一趟飛馳的列車,上車容易下車難,哪怕一些人發覺不對勁,也不會貿然“跳車”,自己很難及時“止損”。富婆被騙超過4000萬元,印証了“腦貧”也是一種悲哀。

革命文物被拆毀,管理者無責任嗎?

背景:黑龍江哈爾濱市雙城區四野紀念館東側的革命舊址遭人破壞,7處不可移動文物被拆毀。當地政府認定這是一起涉嫌破壞文物、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刑事案件,拆遷公司相關人員已被逮捕,將面臨公訴。

京華時報發表朱達志的觀點:雙城區文體廣電局鄭局長表示,“棚改項目啟動前,文體局已向規劃部門和建設部門發函,說明不可移動文物情況。”然而,從報道提供的圖文看,一份落款為“哈爾濱市雙城區人民政府2015年11月18日”,沒有文件頭、抬頭、公章的“房屋征收決定”,只是在最后做了一個極簡略的提示,但並沒有具體列出文保建筑的清單。現在來看,這份“征收決定”的下發范圍有多大、是否有足夠警示力,顯然需要打一個問號。拆除7處文物,不可能是分分鐘就能搞定的事,當地政府相關部門有沒有及時出面干預制止呢?除了把板子打在拆遷隊身上,當地官方並未提及該區相關部門在這件事情上是否存在瀆職、失職或者不作為等情形,這將很難服眾。從拆除前的照片看,那些建筑其實相當破舊,牆上布滿商業廣告甚至“牛皮癬”,有的還挂著“清泉浴池”之類的招牌——當地此前似乎壓根兒就沒把它們當文物保護啊!

小蔣隨想:雖然都叫文物,卻分為能賺錢與不賺錢兩類,文物的“待遇”由此截然不同。那些能賺錢的文物,如一些知名古建筑,早早就被管理者圈起來搞成景區,甚至大張旗鼓申遺。隻要有利可圖,文物就是香餑餑。那些不賺錢的文物,像不太有名的遺址或故居,則是雖有文物之名卻呈現破敗之象,由於無利可圖,不僅無人修繕維護,還會被視為城市拆遷或改造的“絆腳石”,“誤拆”、“保護性拆除”等鬼才信的破壞不勝枚舉。破壞文物者的赤裸、某些管理者的裝傻遭社會唾棄,但文物損毀已成事實,原屬於文物的地皮往往令破壞者賺得盆滿缽滿。相對於巨大的“破壞所得”,對損毀文物的懲處卻未必給力。有時候,真正的幕后主使啥事沒有,找幾個小嘍啰當“炮灰”。至於保護文物不力、甚至對損毀文物睜一眼閉一眼的管理者,會想方設法為自己脫責,說句“工作失誤”,敷衍了事作個檢討,事情也許就過去了。在管理者與破壞者之間有沒有勾結交易,可能沒有下文。正因為違法成本低,破壞文物屢禁不絕。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