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讓女排精神跨越體育與時代

劉雪鬆

2016年08月22日08:36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讓女排精神跨越體育與時代

  這一天,萬人空巷,舉世矚目,看奧運會上久違的一場賽事,看中國女排精神的重塑。

  不負重望,隨著中國女排一場場拼搏一場場勝利,“女排精神”,這個深刻地烙著上世紀80年代印記的詞匯,抖落掉塵埃,重新煥發出金子般的亮色。

  郎平和她的女排,實際上點燃的,是幾代中國人對記憶的重拾,對精神的回味。這番回味,已經遠遠超出了女排、體育、金牌,這些局限於比賽的成績與榮耀,更將改革開放之初,整個時代銳意進取的那份記憶拉回到了現實。

  久違的,不只是這枚金牌,而是在落后“挨打”的時候,那股給人壯懷激越的精氣神﹔在別無選擇的時候,與強大對手競爭時的那股打不死、不言敗的拼搏精神。在打敗巴西隊后,郎平說過兩句給人印象深刻的話。她說,“不是說輸幾場無所謂,你得想著怎麼能翻過來,得有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噓聲怕啥,有上億球迷支持我們呢!”其實那個時候,平心而論,中國女排並沒有“上億球迷”。廣義上的球迷其實是功利的,沒有好的技術,沒有好的成績,球迷就會棄你而去。就像中國的足球一樣,看上去球迷很多,其實更多的是罵臭腳的。

  郎平和她的女排,可貴之處就在於,把女排面對的每一隻球,都當成億萬球迷的囑托、重望、監督。她們打的是技術球,更打的是責任球。你說你努力了、盡力了,不夠,你的努力還要經得起比賽名次的檢驗,經得起人民的檢驗。你要讓球迷愛你,首先你得有愛球迷、愛人民的技術與作風。然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種觀念已經被人們視作傳統了、“落伍”了,但它在郎平這一代中國女排身上,有幸地得到了傳承,傳承給了90后新一代的女排運動員身上,傳承到了她們的血液裡。

  事實証明,精神是沒有代溝的。這一次,郎平和她的中國女排,再次收獲了億萬新老球迷最美的贊譽。然而正如郎平決賽之前所說的那樣,“不要因為我們贏了一場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

  女排的精神,表現在比賽場上,實際上更多地表現在訓練場。沒有臥薪嘗膽的執著,沒有在球迷看不見的時候耐得住寂寞與艱苦的訓練,比賽場上再怎麼頑強,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洪荒之力。體育比賽如此,中國的各項建設,亦是如此。

  當今中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的關鍵時刻,整個中國其實隨時處在“訓練場”,又處在“拼搏場”。女排精神的重拾,其實讓幾代中國人重新回味改革開放初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八十年代的新一輩”等等激情時代的中國群體精神。中國的體育要女排精神靈魂與血液的注入,中國的各項建設,同樣需要。

  女排精神再次被人們所期待、所贊美,這是再多的奧運金牌,都換不來的一種奮斗精神與民族情懷。它理應跨越時代、跨越體育,成為中華民族復興共享共尊的精神財富。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