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沒有人知道口出惡言的他是一條“狗”

楊鑫宇

2016年07月22日08:06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沒有人知道口出惡言的他是一條“狗”

  現實空間與網絡空間,就如同兩個平行宇宙,生活中處事得體的好親友、好鄰居,可能一上網就會變成張牙舞爪的“噴子”。這讓人反思,是不是互聯網的內在屬性讓人們難以互相理解了?當然,互聯網只是一個讓信息流動更加便利的工具。工具不會犯錯,用工具的人才會。但是,工具的內在特點,有可能讓使用工具的人犯錯。

  網上戾氣最重的地方,總是有兩撥人在“對噴”。如果對一個問題隻有一種主流意見,那自然不會有任何紛爭﹔如果對一個問題有多種不同意見,針鋒相對也難以實現。隻有在觀點二元對立的時候,紛爭和仇恨才會出現。雙方都會視己方為真理的掌握者,為了自己的觀點不計體面、不擇手段。互聯網的特殊屬性讓“二元對立”現象變得普遍。

  人們在網上是最容易“抱團”的,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同,而不希望被孤立。在網絡這個信息高度碎片化、互動強度遠超現實生活的虛擬空間中,人對認同的渴望和對被孤立的恐懼,都在無形之中被強化了。網絡降低了同類人聚在一起的成本,讓現實中互不相識的人結成觀點同盟。擁有相似觀點的人彼此靠近、抱團,將彼此設想為“自己的伙伴”,從而獲得安全感。這種尋求內部認同的群體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全體持有相似觀點的人形成了一個“想象之中的共同體”。這個共同體並不擁有實體,但每個參與其中的個體都相信它有力地團結了一大批人,並賦予了他們力量。

  “抱團”還不足以形成兩個敵對陣營,“沉默的螺旋”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共同體擴大過程中,人們必然會發現,即便是觀點相近的人群,對具體問題的立場還是會有差異。但是,網絡輿論場眾聲喧嘩,除去那些“大V”,普通個體的聲音極其容易被群體淹沒。佔優勢的主流觀點由於支持者眾多,更容易得到傳播﹔而不佔優勢的非主流觀點因為支持者少,會遭到排斥和抑制。因為被抑制,非主流觀點的支持者就會變少,不願意發言,在這種“沉默的螺旋”中,陣營內部的異見者漸漸失語。而小一些的共同體意見統一之后,又會去和其他共同體進一步尋求互相認同。如此周而復始,最終剩下兩個完全對立、不可能統一的陣營。

  到了這一步,雙方陣營的內部認同感已發展到了極致,彼此之間的仇恨也上升到了沸點。然而,哪怕如此,還不足以讓人拋棄禮貌和教養。互聯網最核心的特征——匿名性,成為壓垮討論秩序的最后一根稻草。上世紀90年代,美國《紐約客》雜志刊登過一張舉世聞名的漫畫,漫畫標題是《互聯網時代,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當人們在網上謾罵他人時,不必擔心這會對自己的生活造成何種影響,人們不會知道發帖的人究竟是誰,這也就意味著口出惡言不需要付出代價。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難免要面對種種壓力,心中不免憤懣,但又很少有地方可以發泄,畢竟社會上有太多規矩和道德要遵守。匿名的網絡空間恰恰為這些憤懣提供了完美出口。因此不難解釋:為何實名認証的“大V”的發言總是相對得體,而大量普通匿名網民卻總是表現出極強的攻擊性。

  這種二元對立的格局和隨之而來的戾氣,對互聯網環境造成了巨大傷害,它既抑制了各種觀點的多元化表達,也在持有不同觀點的人之間豎起了阻斷理解和溝通的高牆。要改變這種局面,就需要我們加深對互聯網規律的理解,找到問題的根源,以對症下藥,解決問題。如果網上每一種非主流觀點、每一個小群體都找到安身之處,人們自然不會被迫抱團。如果社交媒體能更注重每一個普通用戶的聲音,微弱而不極端的觀點自然不會陷入“沉默的螺旋”。而在網絡管理層面,那些動輒口出惡言的人應當為他們的行為付出代價,而非戴著面具恣意妄為。這樣一來,我們或許就能讓網絡變成一個可以“好好說話”的地方,一個可以理性、平和地探討真理的地方。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