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大家手筆:中華民族在互動融合中形成和發展

何星亮
2016年07月22日03: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是一部充滿互動和融合、從多元到一體的歷史。沒有歷史上多次民族大互動、大遷徙、大融合,中華民族就不可能形成,中國也就不可能長期保持統一和穩定。從歷史角度看,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體現出自身鮮明的特點。

  互動性。不同部族、民族之間的頻繁互動是中華民族得以形成的重要動力。中國歷史上存在眾多部族、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它們互動頻繁、遷徙不息。其結果,一方面是帶來民族融合,大量少數民族融入漢族,部分漢族融入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融合﹔另一方面是形成大雜居、小聚居的居住形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自先秦時期開始,中國各部族、各民族就一直處於不斷互動和融合的過程中。像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是最為典型的民族大互動、大遷徙、大融合時期。在互動和融合過程中,各民族在文化上取長補短,在經濟上互通有無,在宗教信仰上兼容並包,在婚姻上互相通婚,生活習俗的差異也逐漸彌合,血緣逐步融為一體。通過多次民族遷徙和融合,北方少數民族與中原漢人融合,南方少數民族與南遷的中原漢人融合,加速了全國各民族的大融合。在當代中國,無論哪一個民族,其血緣和文化的來源都是多元的。每一次民族大互動、大融合並不是簡單重復,而是螺旋式上升。每一次大融合之后,無論少數民族還是漢族,均以新的面貌、新的姿態出現,促進中華文明不斷向前發展。

  互補性。互補性即各民族之間在經濟和文化上形成互補。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差異較大,居住在不同自然環境中的各族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了適應各自自然環境的生產生活方式,從而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經濟發展模式和文化樣式。居住在不同自然環境中的各民族之間,需要交流和交往,需要相互合作和互通有無。唯有如此,才能共同發展、更好發展。這種差異性和互補性,使我國農業民族與畜牧業、採集狩獵業民族之間始終存在頻繁、密切的經濟和文化交往關系,為各民族共同進步和共同繁榮提供了條件。數千年來,各民族在經濟上互補、技術上互幫、困難時互援,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內在聯系,形成了北方與南方、內地與邊疆、農業與牧業等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統一體。

  包容性。在我國歷史上,各民族之間之所以能夠不斷互動、遷徙和交融,與各民族的包容性密切相關。無論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都展現出較強的包容性。這種包容性表現在多個方面。一是認為漢族和少數民族是一體或一家。如唐太宗在民族關系問題上強調華夷一體,聲稱自己對華夏和狄夷一視同仁、沒有偏見。明朝統治者在奪取政權后,也強調華夷無間。清朝皇帝的華夷一統觀念更為明確,強調在清朝大一統政治下,無華夷之別、內外之分。二是各民族之間相互通婚、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歷史上有些民族甚至主動“全盤漢化”,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鼓勵說漢語、改漢姓、穿漢服,尊崇儒學,推動了各民族之間的大融合。三是不排斥國外文化和宗教。中華傳統文化具有兼容並包、海納百川的特點,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傳入我國后,都能與中華文化相融。

  整體性。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在各民族的互動和融合中得以形成,中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穩定和發展,是與古代中國人的整體性思維模式密切相關的。古代中國人在漫長的生產生活中逐漸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強調天、地、人是一個統一整體。中國人的整體性思維模式促成了古代中國整體性地理概念,各民族都逐漸認識到中國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這種地理概念進而促成古代中國大一統觀念的形成。在中國歷史上,政治精英均把祖國統一作為重要目標,以江山分裂為憂,在分治中謀求統一,在統一中謀求長治久安。在這種大一統文化傳統的影響下,中華民族的民族凝聚力越來越強,國家認同意識越來越強。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 人民日報 》( 2016年07月22日 07 版)

(責編:白宇、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