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城運動離譜規劃34億人須剎車

蔣萌

2016年07月15日09:4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記者近期在多地採訪發現,在特大城市限制人口的情況下,一些中小城鎮迫切希望加速發展,紛紛提出2020年、2030年人口倍增的目標。國務院有關部門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5月,全國縣以上新城新區超過3500個,規劃人口達34億。人們不禁要問:這些規劃能容納全世界近一半人口的新城,誰來住?

一些地方大力興建的新城淪為沒人住的“鬼城”,已不是新聞。但面對全國縣以上新城新區超過3500個、規劃人口達34億,造城運動繼續泛濫,躍進式引人罔顧實際,還是讓人咋舌。

某些管理者未必全然不懂“鬼城”將引發巨大的建設性浪費、房地產巨量庫存將產生金融風險,而是以僥幸乃至投機性的心理,謀求短期的賣地財政收入與短期的投資建設性GDP增長。某些地方領導或許覺得,別的地方這麼搞、吹噓要吸引多少人口、要實現多少經濟增長目標,如果自己不照此辦理,便是“落后”。雖然虛假繁榮只是曇花一現,一些人卻獲得了短期政績並升遷走人,留下爛攤子,繼任者則可能“新官不理舊賬”。這也反映出干部考核與問責機制存在問題。

當下的房地產“去庫存”,何嘗不是在替各地大干快上的造城運動買單?問題是,數以萬計的縣以下產業園,對勞動力有多大吸引力?有數據顯示,中國農民工流向地市級以上的佔70%以上,流向小城鎮的不到10%。由此觀之,許多小地方建設的產業園與新區從一開始就注定了荒廢的命運。各地新城與新區“規劃人口達34億”與其說是在規劃,倒不如說是在比著賽著地夸口與瞎掰。盲目規劃與造城運動必須剎車!

具體而言,對於尚未開工建設的新區新城規劃,有必要重審復核,如果發現存在不切實際的建設目標,必須叫停,避免造成新的浪費。對於已在建設的新城新區,也應考查建設與布局是否合理,不合理的規劃必須調整,這是出於實事求是的發展需要,也是對已造成的浪費及時止損。更重要的是,對於盲目拍板定奪、大搞政績工程的決策者必須追責,不能總讓某些人以“交學費”為由逃避懲處,地方大型項目還應實行終身追責制,防止某些人離任就裝“沒事人”。以此,避免出於政績思維的胡來蠻干,以儆效尤。

科學發展需要“健康的GDP”。管理者在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同時,自身也必須“戒”掉賣地財政的癮。一個地方對人口是否具有吸引力,源於它是否具有創造性與活力,能否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能否提供較為宜居的生活環境。從“造血”角度看,隻有解決好從創新到孵化,從創意到產品,從產品到產業,從單一產業到整體配套,才能形成可持續的良性發展循環。管理者應扮演好服務者的角色,努力為產學研結合牽線搭橋,為成長型企業提供有力的政策與金融支持,努力營造便於創業與創新的環境,方能使企業有脫穎而出、做大做強的機會,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帶動更多人口就業。這才是一個地區、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在此基礎上,區域間攜手合作,互補協調發展,將實現合力共贏,為實現中國夢有效助力。

(責編:王倩、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