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系列評之五

人民網評:“制度紅利”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曙光

徐立星

2016年07月04日08:14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人類歷史上,古今中外,經歷了許許多多的政治制度、社會制度,它們有的已經成為了歷史,有的正在走向沒落,而東方的中國卻一直以其獨特的制度優勢、龐大的經濟體量、公平有效的發展成就,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引領著人類歷史的潮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就集中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主要內容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構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

飲水思源,中國之所以能夠在新中國建立后,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時間裡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制度的保障、制度的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夠迅速將黨的政策主張經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和人民的意志,能夠有效協調和反映各方利益,是民主和集中的完美結合,既能體現民意,又可以迅速決策,為人民福祉、社會進步打下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就拿扶貧領域來說,經過改革開放37年來的努力,我們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使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這個成就,足以載入人類社會發展史。而面對錯綜復雜的利益格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部署、總動員,勾畫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全面深化改革強勢深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堅決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令計劃、徐才厚、周永康等大老虎黯然落馬,《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審議通過,打虎拍蠅讓老百姓拍手稱快,群眾利益得到切實保障。經濟發展和社會公平穩步協調推進,構建出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格局,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在不斷增強。

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僅是人民利益的可靠保証,也是國家力量的重要源泉。從人均國民收入僅27美元,到經濟總量超過10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新中國成立之初4000多萬人流離失所,到讓6億多人口擺脫貧困,對全球減貧貢獻率逾70%﹔從一窮二白到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全球最大外匯儲備國﹔從鐵釘、火柴都造不出來,到“兩彈一星”橫空出世,“嫦娥”奔月“蛟龍”入海……上下一心謀發展,集中力量辦大事,經濟金融風險總體可控,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中華民族迎來復興的曙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守“人民”這一核心價值,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開創治國理政新境界。從“五位一體”、“四個全面”、新發展理念,到深化改革、轉型創新、脫貧攻堅,既有發展路徑的選擇,也有發展價值的堅守。國家力量的增強,中國在國際地位中的崛起,人民切實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充分証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道路優勢。

“履不必同,期於適足﹔治不必同,期於利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生命力,就在於這一制度是在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起來的,是適合中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這些制度作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具有保証人民當家作主、協調國家機關高效運轉、凝聚各族人民力量的政治優勢,是基於科學理論和先進價值觀的現代制度,符合我國國情,體現人民意願,順應時代潮流,有利於保持黨和國家活力、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有利於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有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有利於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責編:王倩、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