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錢江晚報:我們怎樣做父母,這個話題依然沉重

戎國強
2016年06月17日08:27 | 來源:錢江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我們怎樣做父母,這個話題依然沉重

  6月10日下午5點,剛參加完高考的四川渠縣高三畢業生小斯(化名)突然失蹤,6月13日,他的尸體漂浮在渠江江面上被人發現。自殺前小斯在QQ上留言表明,家庭缺乏溫暖,特別是父親的粗暴,讓他感到絕望。

  做個生物學意義上的父母是容易的,隻要生理上沒有什麼障礙就行。但是,做一個社會學意義上的父母,就不容易了,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就更難了。但是,有的人以為,自己有了孩子,就天然地獲得了教訓孩子的資格,好像教孩子是一件不需要學習的事情。一些家長自己不學習、不自省,很隨意、很任性地對待孩子,卻不知道自己給孩子的內心世界帶來黑暗,掐滅了孩子對生活的希望,最終導致悲慘的結局,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人不是隻有吃飽穿暖就夠了,人有自尊的需要,情感的需要。特別是未成年人,他還沒有能力建立自己與外部世界的聯系,家庭、父母是他唯一的精神庇護和情感源泉。當他長期不能從父母那裡獲得最基本的情感支持和精神庇護時,他的世界就坍塌了,他與世界的聯系就會斷裂。很不幸的是,很多父母並不懂得自己的孩子,也不懂得自己的行為會在孩子身上產生什麼影響。他們和自己的孩子在一個鍋裡吃飯,在一所房子裡睡覺,但是,他們和孩子活在兩個世界裡,很少交集、交融。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他們不知道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說到這裡,不知道應該更同情小斯,還是應該更同情他的父母。如果他們從小的生活環境有充分的愛和溫暖,他們還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嗎?對許多父母來說,似乎有了孩子,就等於有了打罵孩子的權力。

  小斯父親抱怨孩子給自己添累贅的情緒,隻有在一種前提下會產生:生育不是父母自覺的、深思熟慮之后的負責任的行為。許多父母有這個習慣:經常向孩子訴說養育的辛苦,讓孩子覺得自己欠了父母的。當孩子對自己的出生充滿了負罪感時,而出生又不是可以由他自由選擇的,這種被強加的負罪感就變得無法逃脫,這時,他對幸福就無感了!

  小斯的臨終告白,值得已經做了父母和准備做父母的人們認真讀一讀,如果同時再讀一讀魯迅的《我們怎樣做父母》一文,就更好了。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