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京華時報:政府熱線不熱,根在權力冷漠

王石川
2016年05月17日08:47 | 來源:京華時報
小字號
原標題:政府熱線不熱,根在權力冷漠

  熱線不熱,根在權力冷漠。為官不為就是變相腐敗,熱線不通,通了不辦事,正折射出一些機構和官員存在不作為的問題。對不作為的官員,該亮出問責之劍了。

  熱線電話是百姓與有關部門及單位溝通的渠道之一。然而,媒體記者近日在多個時段撥打多地的市長公開電話等政府熱線電話,發現不少存在等待時間過長的情況,要麼長時間佔線,要麼撥通后無人接聽。在撥打東北某中心城市的市長公開電話時,記者連續撥打100多次都無法接通,也沒有任何語音提示信息。不少群眾向記者反映,用半小時甚至1小時以上才能打通政府公開電話的現象十分普遍。

  熱線不熱,市民心涼。如果打了不接,接了白接,政府熱線電話就成了擺設,無疑會讓民眾火冒三丈,陷入失望之中。根據記者的“實驗”以及我們平時的體驗,確可發現一些熱線電話形同虛設,以至於有網友戲稱“熱線電話本就是糊弄人的,誰信誰傻。”

  這種一竿子打倒一船人的觀點,並不客觀。不是所有的熱線電話都打不通,也不是所有的熱線電話都不解決、解決不了問題,但熱線不熱的問題,的確很嚴重。一項調查顯示,在全國333個地級以上城市中,32.1%的12345政府公開熱線無法接通。熱線電話越來越高冷,一次打不通,二次打不通,哀莫大於心死,民眾有事就不會再打熱線電話了。既然一些熱線電話體現不了自身價值、解決不了民眾的難處,還有存在必要嗎?

  我以為,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撤掉了熱線電話,民眾就少了一個反映和投訴問題的渠道,這絕非好事。渠道一旦不暢,難免劍走偏鋒,這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熱線趨冷,民眾失望,長久下去,政府形象也會跟著丟分。

  既然熱線電話不能撤,如何讓熱線電話更有存在感,破解難打通、難溝通、難辦事這“三難”?對此,我有兩個建議:一是職能部門負責人不妨經常撥打一下本部門的熱線電話,看看能不能打通、打通了能不能解決問題?如果是市長熱線,就讓市長體驗一把,負責人多撥打幾次,不定期地排查幾次,效果一定會趨於良好。

  二是,將“首問負責制”落實到位。首問負責制具體到政府熱線電話就是,電話必須能打通,通了之后接線員必須將問題轉交上去,第一個接受詢問的人負有首次接待的責任,必須解決問題。電話是否及時接聽、業務是否熟練、首問負責是否落實、態度是否熱情、是否使用文明用語,這是衡量熱線電話是否名副其實的五條標准,誰違背了標准誰就要被問責,看誰還敢敷衍?

  設置熱線電話是為了便民,為了解決民眾難題,也是為了架起政府與民眾之間的心梁。一言以蔽之,熱線不熱,根在權力冷漠。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對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的,要公開曝光、堅決追究責任”。為官不為就是變相腐敗,熱線不通,通了不辦事,正折射出一些機構和官員存在不作為的問題。對不作為的官員,該亮出問責之劍了。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