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善待“蹭讀”就是留住“真讀”

司馬童
2016年04月22日15:38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在世界讀書日(4月23日)來臨之際,實體書店的經營狀況再次引起廣泛關注。留住書店,已然是人們共同的呼聲,但其背后的潛台詞是實體書店無奈的困局。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人們的閱讀和書籍購買習慣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再加上電商低價競爭和盜版書的惡意攪局,不少實體書店面臨著生死困境。(4月21日《南方日報》)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捧卷而閱、書香氤氳,既是一股文化清泉的滋潤,更是一道美妙引人的風景。而近年來,由於店鋪租金的不斷上漲,人工費用的日益攀升,再加上“買書”“看書”習慣的推陳出新,各地實體書店越發顯得舉步維艱,似乎進入了生存的“死角”。“留住書店”當然發自肺腑,但更應考慮的是:如何去“留”?怎樣才算與時俱進、“留”得高明?

從來的說法都稱“文無定法”。大大小小的實體書店,作為城市文化的重要點綴與襯托,無疑需要全社會的積極扶持和共同呵護。業內人士認為,實體書店已然經歷了櫃台時代、超市時代和配套時代這三個階段﹔在此過程中,買書人收獲了更多閱讀的空間和時間。然而,時移世易,隨著網上購書和電子閱讀的“攻城拔寨”,傳統書店又不得不繼續尋求變革,以期在現代人的閱讀需求和消費習慣之間,找到一種新的可持續的結合點。

應該說,現在一些真正有發展前景的實體書店,早已放棄了“以不變應萬變”的固有模式與思維,而是潛心謀劃起從單一商品到以圖書為核心、延伸至文房、美術、紫砂、翡翠、培訓等多元業務,從傳統銷售到專注文化,從“賣書”到“賣文化”,從“經營文化商品”到“經營文化理念”等的全方位“變身”。在我看來,這絕非“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恰恰是給“實體書店”注入更多更新內涵的必然轉型。

的確,比起過去實體書店裡的“進來就是買書客”,如今書店裡的一番常見景況,則往往是“蹭讀”的挺多,而掏錢買書者卻可能很少。但即便如此,我以為“蹭讀”也是讀——真心誠意地善待了這些“蹭讀”者,其實就是用一種書香文化,牢牢“黏”住和“留”住了“真讀”的種子。換言之,這樣的“真讀”客引得越廣、聚得越久,實體書店來日方長的生存發展,也就有了不可忽視的基礎“書粉”。

善待“蹭讀”就是留住“真讀”。一方面,“蹭讀”也是一種人氣的凝聚和捧場,有利於將喜歡閱讀、翻書而讀的人吸引到一起﹔再一方面,實體書店的多元經營與銷售,也就有了近在咫尺的依托和客源。現在有些書店,利用自身的獨特氛圍,常會定期不定期地舉辦各種文化活動,讓人們在漫步於書海的同時,還能體驗到各式各樣的文化互動,進而促使實體書店獲得長足發展與進步。這麼一想,所謂的“蹭讀”,也分明是一種“互蹭”和“互助”了。

“蹭讀”不算蹭。在實體書店的“保衛戰”中,或許很難做到單方面的挽留與不舍﹔然而,有了“蹭讀”即“真讀”的互利思維,想來是能啟迪一些書店經營者,在努力因應時勢、求變求存的同時,有必要做到盡快更新“賣書觀”,著眼長遠地專注創新於“書文化”。

(責編:王倩、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