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拿什麼拯救你,那些記錄歷史文化的地名?

徐雲鵬
2016年03月23日14:19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2014年全國地名普查發布數據,1986年以來,近30年的時間,我國約6萬個鄉鎮名字、40多萬個村名被遺棄,永遠地躺在了故紙堆裡。2013年民政部資料顯示,1980年到2003年,北京消失的胡同地名近40%。空間地理和歷史脈絡,由於地名的消失而中斷。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今天召開加強地名文化保護、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工作的視頻會議。(據2016年3月23日 中國廣播網)

地名是人們賦予某一特定空間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實體的專有名稱,它是人們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是記錄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最能體現一個地方人文底蘊的地理信息,特別是一些老地名,有源遠流長的文化積澱,有事過境遷的煙雨滄桑,是一個地方變遷的刻痕印記。

然而,現如今改地名似乎成了一種流行現象。有些地名偏愛仿古,覺得越古越有文化﹔有些地名借用旅游景點名,爭打“名人故裡”牌﹔有些地名盲目崇洋,使“曼哈頓、威尼斯”等洋地名扎堆出現﹔有些地名祈求吉祥,比如,有人以江蘇省駱馬湖諧音“落馬”為由,要求改成“上馬湖”﹔有些地名與發展經濟捆綁,鄭州市以方便外來客商為由,欲將一條擁有3500多年歷史的“祭城路”更名為“平安大道”﹔還有些地名古怪,例如某地把“土橋”和“八公裡路”合並后竟直接命名“土八路”﹔有些地方重名現象嚴重,某城市中光是“新村路”,就有6條。林林總總,光怪陸離,讓人看著是一頭霧水。

至於“任性更名”的深層次原因,一些地方在命名時盲目貪大、媚洋、求怪,表面上是以經濟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了提高辨識度和知名度,但實則反映了浮躁之風下的畸形政績觀和膚淺的文化觀,尤其是暴露出了權力運行太“任性”,缺少有效的約束手段和力度。比如,鄭州市不顧居民反對欲將“祭城路”更名為“平安大道”,看似因為“祭”字辨識率低,改名是為了方便外來客商,實際上還是權力不受約束。拯救地名,關鍵是源頭控制,約束權力運行。

2007年第九屆聯合國地名標准化大會上,地名被正式確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見,地名既記錄了豐厚的記憶與情感,也承載了大量的國家與民族文化歷史,並非嘩眾取寵的工具。一旦頭腦發熱隨意更改地名,改丟的不僅是“鄉愁”,更是歷史文化的痕跡。就像“襄陽”“襄樊”來回改一樣,即使民俗風情能追溯重拾,但卻導致一代人的文化靈魂難以復原。

所以,地名保護工作刻不容緩。規范清理地名,既能給群眾提供標准規范的地名信息、方便社會交往,更是保護文化遺產,增進中華文化認同,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同時,在城鎮化建設、基層行政區劃和建制村調整過程中,政府還應高度重視加強地名的管理措施和文化保護的力度,讓地名文化傳承下去,決不能讓大量地名文化遺產無端消失。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