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揚子晚報:罕見病治療困境 是市場行政雙失靈

張貴峰

2015年09月16日08:49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罕見病治療困境 是市場行政雙失靈

注射用促皮質素(ACTH)是治療嬰兒痙攣症的常用藥,但原本一盒僅售7.8元的ACTH,在醫院裡時常難覓蹤影,一盒ACTH在黑市上被炒到了4000元,相當於正常價格500多倍。

無疑不難找出一些非常直觀的原因。比如“利潤隻有2%”﹔“以藥養醫的體制弊端,醫院索性不進貨。”

但如果進一步考慮到“嬰兒痙攣症”,事實上是一種“藥品需求量很少”的罕見病,上述又並非深層原因。囿於嬰兒痙攣症的總“需求量很少”,利潤率提高一些,市場也很狹小,廠家也仍可能“不願意生產”,如果不能點對點匹配生產和消費,除非提到天價,這藥肯定沒人肯生產。此前媒體報道,在美國,ACTH也曾遭遇過這種高價困境,“從每瓶1650美元上漲成23000美元的天價藥”,而制藥公司的解釋是,“在如此小的社會需求量下,企業必須要用這麼高的價格來維持經濟上站得住腳”。 事實上,這種困境並非嬰兒痙攣症獨有,而是幾乎所有罕見病都普遍存在的一種困境,比如媒體曾廣泛報道的“玻璃人”、“漸凍人”等。

這其實很大程度上是一種“雙重失靈”造成的,一方面是“市場失靈”——由於“利潤低,再加上需求量很少”或“研發成本高”,“很多廠商不願意生產”﹔另一方面則是“行政失靈”——面對上述“市場失靈”,相關的政府政策、制度設計沒能及時配套跟進加以彌補矯正。但這方面,我們的相關扶持政策和配套制度也幾近空白。

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面對這種雙重失靈也不是沒有彌補空間。如通過立法措施,對罕見病的藥品研發、審批、定價、報銷等各個環節提供全方面的政策扶持,如通過稅費減免、財政補貼等方式,激勵廠家積極主動研發、生產針對罕見病的專用藥、並降低其成本,將罕見病醫藥費用全面納入醫保報銷范疇等。

分享到:
(責編:張雨希(實習生)、文鬆輝)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