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法制日報:廉價藥必須有而非可以有

舒聖祥

2015年09月16日08:44  來源:法制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廉價藥必須有而非可以有

在一個運行正常的市場上,廉價本不是劣勢,而是有利的競爭點。因為,按照正常的市場規律,價格越低理應銷得越好。但在我國,藥品往往價格越高越好賣

不久前,杭州市蕭山區一位出生不到8個月的嬰兒患上了嬰兒痙攣症,進入浙江省兒童保健院治療。醫生說,用注射用促皮質素(ACTH)是最有效的治療措施,但醫院沒藥,隻能病人自己想辦法買藥。這本是一盒僅售7.8元的普通藥,在醫院裡卻難覓蹤影,黑市上被炒到4000元,翻了500倍(9月15日《北京晨報》)。

一些廉價經典藥在市場上逐漸消亡,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經典因為廉價而喪了命。西地蘭、溴吡斯的明片、必可酮、磺胺嘧啶納注射液、環磷酰胺注射液、氯霉素滴眼液、氟哌酸、牙周靈片、乳糖酸紅霉素、注射用紅霉素……售價7.8元的ACTH無非是這個長長的名單后,又新增的一個案例而已。曾有政協委員在全國兩會上指出,醫院廉價藥缺口高達342種。

在一個運行正常的市場上,廉價本不是劣勢,而是有利的競爭點。因為,按照正常的市場規律,價格越低理應銷得越好。但在我國,藥品往往價格越高越好賣,價格低的藥,無論效果多好,也無論多受患者好評,哪怕是不可或缺的救命藥,都難逃被淘汰的命運。這無疑是非常畸形的現象。廉價藥的一藥難求,正是這種畸形現象的最集中呈現。新聞中的ACTH雖是嬰兒痙攣症最有效的治療措施,但堂堂三甲醫院竟然都可以大言不慚地說“沒有藥”。

廉價藥之所以消亡,有的是“降價死”(國家每集中降一次價就會死一批廉價藥),有的是“中標死”(藥品集中招標中廉價藥很難中標),但更多的還是因為“合力謀殺”——因為“以藥養醫”體制下的醫院藥品加成機制,醫院肯定不願進沒錢賺的廉價藥﹔因為開廉價藥沒有廠家回扣,醫生所以不愛開﹔因為沒有利潤,也因為銷路差,藥廠自然也不願意生產。

要拯救正在消亡的廉價藥,需要從市場和監管兩個方面“開藥方”。在市場方面,藥品定價機制的品質低下,是導致廉價藥消亡的關鍵原因之一。在過去的藥品政府定價模式下,藥品價格隻許降不許升,既不能及時反映市場供求狀態,處理不好藥品價格與質量的問題,定價方法更加難以科學合理,其結果必然是政府限什麼、市場上就沒什麼,反過來加重了患者的藥費負擔。

今年6月1日起,絕大部分藥品的政府定價已被取消,藥品實際交易價格主要由市場競爭形成,這是一個值得點贊的進步。相比藥品黑市動輒將廉價藥價格炒到幾百倍,相比廉價藥的替代藥物動輒上百元的高價,市場定價后廉價藥即使價格漲了幾倍,也是消費者相對能夠接受的﹔更關鍵的是,藥品是救命的東西,讓ACTH之類藥品不因價格低而消亡,患者需要時醫院裡能有,市場上能方便地買到,這是藥價市場化改革最重要的意義所在。

在監管方面,相關部門需要補齊的監管不足有很多。比如取消“以藥養醫”體制,杜絕醫藥回扣等等。具體到廉價藥,高達三百多種醫院廉價藥缺口,監管部門完全可以要求公立醫院不可以對患者說“真沒有”——這些廉價藥不是“可以有”,而是“必須有”。如果追求公益的公立醫院必須採購廉價藥,自然就會有藥廠去生產,廉價藥也就不會消亡。

分享到:
(責編:張雨希(實習生)、文鬆輝)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