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海外版望海樓:美歐當反思難民潮根源

■ 田文林
2015年09月07日04: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當前,歐洲正遭遇二戰以來最大難民潮。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今年前8個月已有30多萬難民和非法移民橫渡地中海進入歐洲,途中意外死亡的難民人數超過2600人,尤其9月3日敘利亞3歲男童伏尸土耳其海灘的照片,令整個世界清晰地感受到這一人道主義災難的悲慘和無助。

  這些難民大多來自戰亂頻仍的利比亞、敘利亞等西亞北非國家。利比亞曾是非洲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民眾享受免費醫療、免費教育乃至免費住房等令人羨慕的福利。敘利亞盡管石油出口有限,但在阿拉伯復興黨統治下,政局穩定,社會安寧,文明開化,民眾幸福指數很高。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國家的無辜民眾,幾乎在一夜間從天堂墜入地獄?

  直觀上看,就是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中“國破家亡”。利比亞在卡扎菲政權被推翻后,迅速陷入四分五裂局面,經濟一落千丈,民眾流離失所﹔敘利亞陷入內戰,國家千瘡百孔,近半數人口流離失所,400萬人流亡國外。一旦國家陷入動蕩,個人再能干,也隻能淪為難民。

  進一步看,這種悲劇性結局的產生,部分原因是這些國家的少數所謂“民主派”,矢志顛覆原本穩定的威權統治﹔主要原因則是美歐借機進行“政權更替”。以敘利亞危機為例,表面是敘政府與反對派的博弈,實則自始至終受到外部勢力操縱和干擾。早在西亞北非劇變前,美國就開始秘密資助敘利亞反對派,設立“敘利亞小組”或“敘利亞工作組”,用以同敘利亞反對派聯系,並派駐敘大使加強對敘利亞反政府民眾的“指導”。

  事實証明,美歐這種霸權主義外交政策可怕而愚蠢,它在給西亞北非國家帶來巨大災難的同時,也使歐美自食其果。當年歐洲主導發動利比亞戰爭,非但未能獲得切實好處,反而因利比亞動蕩而失去一大能源供應來源,並引來大量北非難民﹔美歐在敘利亞策動政權顛覆,使“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乘機坐大,對美歐威脅越來越大,歐洲國家更是深陷敘難民問題困擾之中。俄羅斯總統普京9月4日稱,難民潮是歐洲國家在西亞北非錯誤政策的“必然結果”。可以說,這是歐洲國家外交政策“對美國亦步亦趨”的惡果。

  值得深思的是,美歐國家一貫將“民主政體”視為普世價值,並在世界上到處推銷。為何美歐民主政體選出來的本國領導人,卻越來越鼠目寸光,其對外政策是如此短視?不客氣地說,這恰恰是西式民主的特定產物。在金錢至上和民粹主義雙重交織的政治氛圍中,不可能推選出目光遠大、代表歷史潮流的政治家。

  難民潮警示美歐國家,應反思自己的對外政策,學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則應充分理解“穩定壓倒一切”的深刻含義,深刻認識“隻有國家強大,個人才能幸福”的基本道理。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研究員)

(責編:王吉全、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