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新京報:服務員開水澆顧客,什麼仇什麼怨?

韓福東

2015年08月28日09:08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服務員開水澆顧客,什麼仇什麼怨?

  服務員朱某的不服從,和一般的青春期叛逆,又有著迥然的差異,帶有變態的色彩。

  近日,火鍋店服務員傷人事件引起關注。

  按照朱姓服務員自己的說法:林女士在吃火鍋期間要朱加湯,朱認為鍋裡還有水拒絕加湯,林女士要向經理投訴,並瞪他,朱回應說“你不要裝×”,然后林女士發了條微博批評,朱某要她刪除並“到后面聊一下”,林女士說“你他媽是誰,服務態度這麼差”,朱就回去接了開水從林女士頭上潑了下去,然后拽頭發拖倒毆打。他自稱作案動機為,林女士一直叫他“喂”,不叫他“服務員”,他很不舒服﹔他生長在單親家庭,很小就沒見過媽媽,對那句“你他媽”不能忍。

  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些挑剔的人不夠尊重服務員,這種人我也很討厭。但這位林女士還好,要求加湯不被滿足反被罵“裝×”,她為此發微博投訴時仍能克制情緒,結果又被威脅“我們到后面聊一下”,即便如此,也只是爆了一句“你他媽是誰”算不上多臟的粗口。她是值得憐憫的,碰上這種奇葩服務員,如果當場不以暴制暴,也隻能請法律從嚴主持公道了。

  值得討論的是這位生長於單親家庭的17歲小伙。雖然朱某主動將“你他媽”話語與他的單親背景做了不恰當的勾連,但這更多應歸之於其特殊的精神和性格風貌,相信一般單親家庭的孩子不會有此過激的聯想。

  但不能回避的是,朱某可能具有先天型人格或精神障礙,或是在個體社會化的過程中誤入了歧途。如果是前者,我的忠告隻能是:藥不能停。如果是后者,則需要檢討影響其成長的諸背景因素。

  人的社會化過程,某種意義上其實是一個被規范化的過程。他接受社會教化,遵從一般性的社會秩序,雖然有叛逆,但更多是服從。每個人都會有一個角色定位,譬如受過培訓的市場化服務員,正常情況下就和計劃經濟時代國企的服務員態度迥別,他知道顧客是上帝,一句“喂”構不成侵犯,也不會在是否加湯的問題上和顧客對著干,更不會因被瞪了一眼就罵“裝×”,將別人澆成重度燒傷。

  朱某也承認自己性格存在問題,入職時的培訓,並沒能讓他學會如何尊重顧客。他18歲還不到,“90后”一向個性昭彰,但其所置身的則還是現代秩序之中。和他父親的成長年代不同,后者在“文革”末期或改革開放初期長大,那個時候因為“你瞅啥”而掄起菜刀砍人的案例,都滿大街可見。也可能,朱某在成長過程中所受的教育,讓他養成了這種狹隘偏執的性格。美國心理學家米格拉姆的一項試驗顯示,一個人的社會服從程度與個體的道德水平、個性特征、獎懲程度及社會環境氛圍有關。朱某的不服從,和一般的青春期叛逆,又有著迥然的差異,帶有變態的色彩。

  或許可以試著從其成長的家庭、校園和社會環境入手,來檢討性格漸入異化死胡同的歷程。如果確信這些方面都沒有問題,則建議去看心理或精神科醫生。

  □韓福東(專欄作家)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王倩)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