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揚子晚報:“逼捐馬雲”折射當前慈善的社會焦慮

木須虫

2015年08月17日09:08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逼捐馬雲”折射當前慈善的社會焦慮

  理性地看,這些言論不僅偏激,有的甚至是直裸裸的要挾,屬於典型的道德綁架。慈善並非哪個人的法律責任,任何人都沒有權力要求他人捐贈,或者向誰捐贈,以及捐贈多少。而從慈善的倫理來說,捐了是情分,不捐是本分。

  當然,慈善也是一種社會擔當,尤其是擁有大量社會財富、佔有大量社會資源的成功人士,確有必要通過慈善的方式向社會回饋,通過興教助學、扶貧助危、保護環境、發展文化等公益項目,讓更多社會群體、尤其是弱勢群體分享到社會財富。這也事實上確立了名人、富人的社會責任,放眼世界,名人富人確是社會慈善公益捐贈的主要來源。從這個意義來說,網友向馬雲等名人發出“逼捐”的聲音,也多是出於這一期望,只是表達的方式欠妥當,同時,對慈善的理解也有所偏差,如果動輒打上“仇富”的烙印,何嘗不是另一種暴力表達。

  天津港爆炸並不是自然災害,而且是特別重大的安全事故。從慈善公益的倫理來講,這並不是慈善公益應給予救助的地方。或者說,在事故調查確立民事賠償責任以及政府應當買單之前,慈善公益沒必要急著越俎代疱。如,犧牲的消防隊員,從弘揚社會正義的角度出發,給予捐贈並沒有錯,但是他們是公職人員,可以預料的犧牲,有必有的撫恤與救濟機制兜底,來自社會的捐贈隻能是錦上添花,相反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那才是一種悲哀。

  更重要的是,但凡有大的災害才想到讓名人、富人捐款,這樣的公益慈善隻能說還停留在很低的層次,離慈善事業常態、常見,公益陽光普照,還有不小的差距。成熟的社會公益,名人與富人應當是通過基金會的形式來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有計劃、有項目、有重點的開展。事實上,在這個方面馬雲是走在前列的, 2014胡潤慈善榜上,他以145億元捐贈額刷新中國慈善記錄。馬雲和蔡崇信以他們在阿裡巴巴2%的股權設立了兩隻慈善信托基金,其中馬雲和蔡崇信分別佔7成和3成。該基金將用於環境、醫療、教育和文化領域。

  馬雲不乏“最慷慨”的一面未必就是刻意被人忽視,更大程度恐怕還是其慈善基金在社會中的影響力不夠大。推而廣之,以其為代表的富人名人,慈善公益的規模以及運作,還沒有賦予社會群體以切身的現實體驗,未能徹底改變富人不“慈善”的固有印象。從這個意義來說,一有大的災難,便惦記著富人的荷包,正是慈善的社會焦慮,我們對慈善的淺表化理解,暴露無遺。

分享到:
(責編:張雨希(實習生)、文鬆輝)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