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觀點1+1

“千人送別”市委書記,爭議背后的是與非

蔣萌

2015年07月22日15:53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千人送別”市委書記,爭議背后的是與非

背景:排長隊、拎雞蛋、喝米酒、相擁涕泣……日前,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原贛州市委書記史文清火了,原因是他在贛州離任前,得到了上千人的送別。針對網友的關注,多名送別者告訴南都記者,送別是他們得知史文清離開時間后自發組織的,目的是表示感謝。

中國青年報發表李劭強的觀點:“千人送別”的場景,引起了輿論的選擇性解讀。雖然,有圖有現場,但公眾解讀依然多樣:有人將其解讀為魚水情深,依依不舍﹔也有人解讀為刻意組織,現場表演。這種反差恰恰是輿論領域的常見現象:人們總是習慣性地先站隊,先亮明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但不對現象作深入分析。至於真相是什麼,判斷是否嚴謹,人們並不在意,他們在意的是:我站隊了。任何事情都可以質疑,質疑是人們獲得真相的最好途徑,質疑也是一種溝通,有助於形成共識。但是,質疑的前提是實事求是,是全面佔有信息,如果沒有可靠的依據,隻憑感覺去質疑,就會成為懷疑一切的虛無主義——任何事情都是假的,所謂真相不過是假象。而質疑的行為也會成為個體表現自己的一個捷徑——隻要懷疑一切,不相信一切,就似乎可以表現出獨立思考的一面。當站隊時,人們最在意的是,自己的觀點是否是勝利的一方,而不是真相是什麼,觀點是否立得住腳。

小蔣隨想:一個地方的領導干得究竟如何,有沒有真心為群眾辦實事,其實隻有當地群眾最清楚。如今某些網民對異地官員的品頭論足,則時常是隔著千裡,不知道內情,隻根據個人“想象”去質疑和吐槽。不可否認,確有某些干部善於作秀表演、喜歡搞虛假政績,最終敗露收場。但據此“以點蓋面”、隨意對其它干部做“有問題推定”,能說理性?“千人送別”引發不同的社會反響,還說明公民權利意識進步正在改變傳統的官民關系。一些人覺得,即便干部真干得不錯,百姓也沒有必要對官員“感激涕零”,因為這本來就是干部的職責所在,一些群眾做出“感恩”性的表達,顛倒了“人民公仆”與“國家主人”的關系。而在一些基層百姓看來,干部為自己解決了實際困難,拿些土產感謝,離別時送行,是人之常情,礙著旁人啥事?兩種觀點,不能說孰高孰低、孰對孰錯,其實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的差異性觀點。至於“千人送別”是不是“被自發”,也不是由看客們說了算的,真實情況還得聽當地群眾的。

“與王林合影”就該有受嘲諷的“雅量”

背景:這兩天,某作家的一篇《跟王林合影的人不該被嘲笑》風傳網絡,將“氣功大師”王林的話題推向另一個維度。他認為與王林合影的每個人,無論是官員、巨商還是明星,都沒有被嘲笑、污蔑的必要,所有去見王林的人,都是對生命本身有好奇的人。

新京報發表潘採夫的觀點:我無意對該文章進行批駁,但對文中一個觀點感興趣——“一個國家的智力底線,是社會的寬容能力和理性判斷力”,認為各階層互撕才是一個缺乏最基本科學常識的下流社會。這個說法讓我想起一段歷史,想起了王林和他的前輩們,想起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特異功能熱、氣功熱。當時嚴新、張宏堡等“氣功大師”名動全國,享受信眾如雲的榮耀時,無名之輩王林不過借他們春風,剛剛走出監獄。嚴新號稱用意念降雨扑滅大興安嶺火災,人們深信不疑。十年之后當思我,舉國欲狂欲語誰,回顧那段歷史,一個還處在發展飢渴與焦慮困境中的國家,對一群搞江湖騙術的氣功師頂禮膜拜,這也說明,智力底線不是寬容的問題,實為是否普遍具備科學常識的問題。若論分量,張宏堡的“朋友圈”可比王林高多了,王林甫一公開就被識破,顯示了經過三十年的開放一個國家智力底線的進步,民眾的獨立判斷能力已不可同日而語。王林這樣一個靠吹牛行走的江湖騙子,在大眾透視下還原滑稽的小丑,他和那些一臉虔誠地與他合影的人,一起在舞台上接受嘲笑,這不正是觀眾的正常反應嗎?看衣冠楚楚的大人物出丑,難道不是喜劇的應有之義嗎?如果全場觀眾對著舞台上可憐的弱勢群體哈哈大笑,那才是下流行為吧。

小蔣隨想:那些曾經和王林合影的明星、巨賈、官員,真的對王信得“五體投地”嗎?恐怕,他們更多是懷著別人都去“拜”,咱也去湊熱鬧的從眾心理,以及“寧信其有,反正無害”的試試看心態。既然去“拜”,那麼大家合個影也在情理之中。騙子王林也正是利用這一點,和名人合影越多,名人效應越強,名人再替他“廣而告之”,將他襯托地愈發“神通廣大”。在某種程度上,王林深諳“借力使力”,又將別人的“能力”佯裝成自己的,達官貴人們也在這圈中相互“借力”,這也是其政商圈子的“凝聚力”所在。一些明星、巨賈、官員曾經在“大師圈”中混跡沾包乃至不當得利,如今隨著“大師隕落”受點貶損,也算是自食其果。何況,作為公眾人物,就是要面對輿論的炒與噴,這點“雅量”應該有。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客觀、理性公正。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