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每日最新評論

錢江晚報:保衛長城,已到了危急時刻

付瑞生
2015年06月29日06:02 | 來源:錢江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保衛長城,已到了危急時刻

  有首廣為傳頌的歌曲唱道:萬裡長城永不倒,千裡黃河水滔滔。然而這一壯闊豪情在不久的將來可能隻能重現在我們的心裡,因為黃河水時有斷流,萬裡長城也不復再現萬裡長,不僅大面積破壞嚴重,而且其中三成已經消失。

  萬裡長城早在2004年就被列為全球100處瀕危遺產名單,近日有媒體根據最新調查報道,長城牆體保存狀況不容樂觀,較好的比例隻有不足10%,一般的隻有約20%,消失的比例為30%。萬裡長城縮水為千裡長城,讓炎黃子孫情何以堪。

  萬裡長城的損毀有天災的原因,更多則是人禍的因素。譬如上世紀80年代以前,沿線居民“靠長城吃長城”,直接從長城牆體上就地取材,土長城取土,磚、石長城直接拆除取材,用來蓋房子、壘豬圈,更有的直接在長城上開路、種地,在長城下挖窯洞。80年代以后則是商業大潮的侵襲、發展的魔法,長城磚成了收藏新寵,各種旅游開發以及“野長城”探險都造成難以磨滅的創傷。與自然破壞比起來,人為破壞更嚴重。自然的破壞是一個累積的過程,需要漫長的時間,在這個時間內,通過人為的干預,通過修補和搶救可以把破壞控制在最小程度,但人為破壞往往是毀滅性的。

  今天,關外有形的敵人消失了,然而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長城熱”背后卻是長城保護的陣陣寒意,最為熱鬧的大概要屬管理權之爭。譬如金山嶺和司馬台兩地管理部門互毆轟動一時。與爭做李白杜甫甚至潘金蓮家鄉一樣,一些地方“向錢看”的保護和無序發展觀更是一種破壞,以開發為名——長城變成了搖錢樹,隨意打扮、格調全無。近些年有的地方把上千年的土長城就地推倒,並在原址建起了和八達嶺一樣的磚長城……此類“保護性拆除”可謂暴殄天物。

  盡管有《文物保護法》和《長城保護條例》,但是面對戰線如此之長的保護其實力有不逮。長城保護一直流於一種“小眾情懷”,是少數長城管理者、專家和志願者的事業,遠遠還沒有成為全民意識。這種“到此一游”式的尷尬是“中國式保護”“中國式旅游”永遠的痛。隻有專業的管理機構、研究機構再加上充足的社會組織和志願者,最終吸引全民共同參與,才能形成一個保護長城的完善體系。

  如歌中所唱,萬裡長城萬裡長,長城內外是故鄉。長城保護是對文化故鄉的敬意,也是提醒我們,要讓文化之根真正扎根於每個人的血肉之中。以我們的血肉筑起長城保護的“新長城”已然刻不容緩。如此,萬裡長城才能永不倒!

(來源:錢江晚報)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