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北京晚報:市政建設問題可以深追原因

蘇文洋

2015年06月03日15:30  來源:北京晚報  手機看新聞

一座新建的城市又一次遭到水淹。該市市委書記近日在全市政協會議上說:“……新建的城市怎麼就總淹呢?……那天我到××(視察水澇),我說這麼一個交叉路口,你中間下一兩個水箅子,不就解決了嗎?——城市管理的水平還是有很大差距!”據媒體報道,這位書記曾現場批評,××水澇水深有五六十厘米,一淹兩三個小時堵住路口,這麼嚴重都沒列入改造項目,“就進一步說明我們官氣十足,這種作風能是一流嗎,同志們!”

我在手機微信轉發這條新聞時,寫了一句話:一次修好,誰還每年撥專款呢?微信跟帖有點類似中醫的針灸,需要找准穴位,一針下去,直奔要害。

新建的城市總被水淹,大概不是官氣十足的問題。一個城市,書記官最大,按說官氣也最大,但書記視察時,一下子就指出,遭受水淹的交叉路口,中間下一兩個水箅子不就解決了嗎?我估計書記並不是學習城市排水專業設計的,他只是實地考察后,根據常識做出判斷,提出解決方案。論專業,書記未必有當地城市規劃、市政管理人員更加清楚應當如何解決積水問題。非專業人士知道的解決方案,專業人士卻遲遲不能解決,究竟是什麼問題呢?

根據我多年城市生活的經驗,以及曾經若干年在跑新聞時對市政管理方面地了解,我們的大城市根本不缺乏專業規劃設計人才,也不缺乏城市建設方面的資金,而是缺乏好的財政管理制度。一個地方積水,年年撥款,年年改造,年年出問題,然后就循環往復。無論是規劃設計人員還是市政管理人員,乃至下面的施工隊,年年有活干,年年有錢花。一次搞好了,到位了,明年怎麼向財政要錢?沒有工程了,大家干啥呢?吃啥呢?這幾年,我經常各地走一走,接地氣去。我發現,越是一些比較窮的城市鄉村,越能看到一些粗大的樹木,越是有錢的城市,樹木越來越細。我反復琢磨裡面的門道,終於有所心得:不把大樹搞死,每年的綠化經費花在什麼地方呢?一個地區,能夠植樹的土地就是那麼多,甚至越來越少,如果綠化經費年年增加,除了把原有的大樹搞死或搞走,買來新樹苗栽上,還有什麼辦法把錢花掉?總不能直接把錢裝進個人腰包吧?

市政建設問題的背后,其實是一個財政經費怎麼花、達到什麼效果和如何監管的問題。如果不在這方面花費一點時間,認真加以研究改進,那麼,問題就會層出不窮。任何一個部門都想做大做強,人越多越好,錢越多越好,前提是總有一堆問題需要解決。沒有問題,怎麼要人要錢?好比一家醫院一年營業收入達57億,前提是要有那麼多病人,病人還要有點錢。因此,現在有一些醫院或醫生為了創收,千方百計在人身上沒病找病。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很多政治問題、社會問題下面,隱藏著經濟利益問題。有關經濟利益的制度設計好了,問題會逐漸減少。反之,問題就會越來越多。在利益機制驅動下,有些人是不願意解決問題或故意制造問題的。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