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聲音:“綠色化”是全新的發展觀

2015年05月28日04: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曹廣晶

  對發展進行綠色化改造,就是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全面納入生態文明的要求,使這些領域都向著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方向進行優化和轉變,最終實現改善環境質量、增進人民福祉的目標

       

  綠色原本是一種色彩,是自然界的本真狀態,在生態文明的背景下被賦予了更深刻的內涵。綠色化的“綠色”代表一種精神、價值、文化、追求、目標和狀態,“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綠色化”就是把綠色的理念內化為人的綠色素養,外化為人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企業的綠色產業、綠色產品,政府部門的綠色管理、綠色治理方式。

  “綠色化”是全新的發展觀。生態問題本質是發展問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是一種辯証關系: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燒。生態環境是生存之本、發展之源,絕不能以犧牲綠水青山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單純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拉動經濟,一味靠低成本、低價格、低效益拓展市場,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發展難以為繼﹔生態保護作前提,發展才真正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

  “綠色化”是全新的價值觀。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綠色化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現代化不能讓車水馬龍的喧囂、霧霾圍城的迷惘,湮沒了綠色的生機,唯有山清水秀天藍地綠,一切才有價值。綠色代表著健康,健康才可持續。

  “綠色化”是全新的財富觀。綠水青山是大自然賜給人類巨大的財富,是老祖宗留下的家底,拿錢買不來﹔環境資源成為發展資源,生態優勢轉為經濟優勢,源源不斷的就業、增長、收入等,都是財富。財富有貨幣形式的,也有生態形式的。在新常態下,我們需要釋放更多的“生態紅利”。

  “綠色化”是全新的民生觀。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10萬億美元,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在這一階段,“求生存”變為了“求生態”,“盼溫飽”變成了“盼環保”。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這是公眾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小康”最基本的內涵之一。生態環境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載體,山清水秀但貧窮落后不是全面小康,生活富裕但生態退化也不是全面小康。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綠色化”是指發展方式向著環境友好的方向轉變,包括生產方式的綠色化和生活方式的綠色化,是發展的整體優化。對發展進行綠色化改造,就是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全面納入生態文明的要求,使這些對生態環境具有重要影響的領域都向著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方向進行優化和轉變,最終實現改善環境質量、增進人民福祉的目標。

  ——湖北省副省長曹廣晶日前在湖北生態文明建設改革領導小組會上說

  (本報記者 顧兆農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5年05月28日 05 版)

(責編:宋煦冬、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