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金台視線:像反腐一樣治污

王慧敏
2015年05月26日09: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0多年前剛當記者那會兒,跑“農口”。當時,正值“五小企業”轟轟烈烈大發展時期,所謂“村村點火、戶戶冒煙”。尤其到蘇南、浙東、廣東這些“先發地區”採訪,無論城鄉,但見煙囪如林,且無一例外冒著滾滾黑煙﹔空氣中,彌漫著煤煙、氨氣以及電線燒糊混合起來的那種怪味。

  盡管如此,大家對污染造成的危害,還缺乏認識。記得一次到無錫參加“環太湖經濟發展研討會”,聽一位名叫吉斯的加拿大環保專家講了這麼一番話:照你們目前這種模式發展下去,20年后,這裡的空氣質量將嚴重影響到人類的健康﹔這裡的土壤、河水將充滿重金屬﹔屆時這裡出產的糧食、水果、蔬菜也會被污染……

  開會回來,把這番“怪論”訴諸同事,大家很不以為然:“有那麼嚴重嘛!”

  時光荏苒,而今,當污染帶來的切膚之痛一件件橫陳在我們面前時,相信每個人都會發出“悟已往之不諫”之慨。不過,讓人痛心的是,在慨嘆之余,並非所有的人都奮起補過、躬行“知來者之可追”。

  近幾年,我參加過多次環保執法檢查,那種陽奉陰違的例子俯拾皆是。拿污水排放來說,或檢查時停不檢查時排,或明停暗不停、白天停晚上排……就在寫這篇稿子時,網上又披露:環保部近期對騰格裡沙漠地區污染情況排查時發現,仍有企業通過埋設暗管向沙漠排污……

  無論是誰,做抉擇時肯定都會權衡一番利弊得失。這就奇怪了:明明已經知曉污染意味著什麼,可怎麼還有人執迷不悟?

  分析起來,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其一,利己主義思想作祟。隻要污染項目“不建在我家后院”,隻要污水不漫到我家炕頭,愛誰誰吧。

  這樣做,其實是典型的“以鄰為壑”。往沙漠裡排污如此,把印染廢棄物排進下游河道如此……有的肉類加工廠的工人不吃自己生產的產品、有的農民不吃自己種的蔬菜,恐怕也都是這種思想的反映。不知這些同胞想過沒有:普天之下,江河相連,空氣流通,不願和大家“同呼吸共命運”,能做到嗎?

  其二,短期行為作祟。記得有次到西北某地採訪,專員很自豪地介紹,剛從沿海地區引進了一大批項目。即將上馬的43個項目中,小化工、小造紙類項目就佔了39個。我直言不諱地問:“東部污染造成的危害有目共睹。再說,東部污染,那裡雨水多,離海近,稀釋容易些。如果咱們這裡污染了,污染多少,會殘留多少,后代可該怎麼辦?”誰知這位領導很樂觀:“后代,會比咱們聰明。你說的這些問題,后代一定都能夠順利解決。”

  如果這位領導只是出於無知,那倒好辦,通過補課,待認識提高后有可能不再做蠢事。怕就怕,明明知道危害,但為了個人政績,罔顧長遠。

  那麼,對這些人該怎麼辦?

  我有這樣一個想法:在反腐倡廉的今天,能否把上述行為也視同為一種腐敗?如果對這些人也像反腐一樣動起真家伙,環境保護一定會收到實效!


  《 人民日報 》( 2015年05月26日 20 版)

(責編:王倩、王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