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每日最新評論

錢江晚報:銀行,請愛護自己的生命線

蔣衛陽
2015年05月20日03:42 | 來源:錢江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銀行,請愛護自己的生命線

  把錢“存”在銀行還會跑了?這個以往看來是讓人匪夷所思的問題,如今在現實生活中卻不止一次上演。最新的一起相關案件就發生在石家庄某國有銀行分支機構,據北京晚報報道,幾十名儲戶向媒體稱他們在該行的存款莫名“失蹤”,金額達數千萬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發生的類似金融案件,有兩個細節特別值得人們關注,一個嫌犯對外招攬儲戶一定是打著相關金融機構的旗號,否則,不可能得到眾多儲戶的信任。另一個細節,則是施騙者往往利用了高利息的吸引力。

  存款失蹤案頻發,雖然總體上仍屬極少數,但給當事的儲戶帶來了損失,對當事銀行也是極大的信譽損害,給金融生態乃至整個社會的信用制度建設提出了新的課題。

  有論者將存款失蹤案頻發歸因於銀行存貸比的硬性指標,為了攬存,部分銀行基層網點存在貼息存款或變相獎勵的行為,從而讓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機。從更深層次看, 存款失蹤案頻發的背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銀行自身風險意識的淡薄。銀行本身是管理風險的機構,而現在卻緣何忽視了風險?問題還出在利益動機上,為了經營利潤而有意無意放鬆了自身風險的內部監督管理。在風險防范方面,確實應該敲一敲警鐘了。如果不注重自身形象和信譽,到時候,廣大儲戶是不會看你樓有多氣派、門口的石獅子有多高大上,該用腳投票的必定會用腳投票。而今年初,國家公布修改后的《外資銀行管理條例》,降低外資銀行在華設立門檻,大大減少外資銀行在華開展人民幣業務限制。外資銀行在華與內資銀行將在一個准入門檻和起跑線上公平競爭,這回外資銀行的“狼”真是來了。那些發生存款失蹤案的銀行,雖然銀行自身也是受害者,但對客戶的信任有沒有完全盡責?如果連客戶的存款都看不好,談何競爭?

  另一方面,儲戶的風險意識也亟待加強。調查顯示,對於收益的考量,投資者最關注的是產品的收益是否足夠高、是否保本、是否保証收益﹔其次才是考量產品風險的相關選項,如銀行的風險控制能力、銀行的信譽度好壞等。而存款失蹤案也在提醒儲戶,風險防范有沒有放到足夠重視的位置?

  銀行存款失蹤案頻發,也在呼喚整個社會的信用體制建設加快推進。我們對吸收國外先進的信用制度建設經驗,在某種程度上,存在滯后現象。市場經濟也是誠信經濟,我們對外經濟之所以發展較快,在眾多原因裡,其中有一條也是得益於成熟經濟體健全的信用制度。在這方面,過去我們講得相對較少,而現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的完善,信用制度建設應該提到更加重要的議事日程。

  銀行是經營信用的特殊企業,信用是銀行的生命線,同時也對整個社會的信用起著示范作用。所以,對銀行來說,千萬不要忘記自身同時肩負的社會責任呵!

(來源:錢江晚報)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