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國紀平:為世界許諾一個更好的未來

——論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紀平
2015年05月18日04: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一)

  在不同時代,都有哲人喜歡仰望蒼穹。推演未來的圖景,看清命運的模樣,一直是人類不可抑制的渴求。

  然而,對今天的世界,盡管先哲們有足夠的智慧,卻還是缺乏足夠的想象。

  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閉,掀起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讓大洋彼岸香港的售樓處,也挂出“跳樓價”的廣告牌﹔3D打印幾年前還是一個“概念”,而現在商家可以聯系到各國設計師,為世界任何地方的顧客打印出專屬禮品。

  每天,從太平洋之濱到大西洋沿岸,從應對氣候變化到打擊恐怖主義,各種國際會議不停歇地討論著全球性議題。此時,中國浙江生產的小小自拍杆,正准備登上遠洋貨輪,去往18000公裡之外的裡約熱內盧。

  今天,每一秒鐘都是馬克思所說“世界歷史”中的全球性時刻。一個嶄新的世界,倒逼著全球治理的升級,呼喚著世界觀念的轉變。

  “合作共贏,就是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伙伴關系,同舟共濟,權責共擔,增進人類共同利益。”

  2012年11月,關於人類命運,中共十八大報告裡一段文字引發世界的關注。

  “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2013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演講,第一次向世界傳遞對人類文明走向的中國判斷。

  兩年多來,基於對世界大勢的准確把握,對人類命運的深刻思考,習近平主席62次談到“命運共同體”。那些深蘊哲理的論述告訴世界,中國人民期盼著同各國人民一起,共同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園。

  (二)

  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判斷,到“人類隻有一個地球”的感言﹔從“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的號召,到“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的部署﹔從“共筑亞太夢想”的呼吁,到“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的方案,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對命運共同體的不斷闡釋,把握人類利益和價值的通約性,在國與國關系中尋找最大公約數。這是智者的思慮,也是時代的命題。

  “不能這邊搭台、那邊拆台,而應該相互補台、好戲連台。”這是“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政治新道路。求同存異,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聚同化異,國家無論大小強弱,涉及大家的事情要共同商量。大國意味著對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更大責任,而不是對地區和國際事務的更大壟斷。

  “水漲荷花高”“獨行快,眾行遠”“一棵樹擋不住寒風”。這是“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有水大河滿”的經濟新前景。通過合作共贏、共同發展,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在共同發展中尋求各方利益的交融點,讓每個國家發展都能同其他國家增長形成聯動效應,相互帶來正面而非負面的外溢效應,共同應對世界經濟中的風險和挑戰。

  “吹滅別人的燈,會燒掉自己的胡子。”這是“命運與共、唇齒相依”的安全新局面。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實現脫離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沒有建立在其他國家不安全基礎上的安全。要以通盤考慮兼顧安全問題的歷史經緯和現實狀況,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協調推進安全治理﹔要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促安全,反對訴諸武力或者以武力威脅﹔要以可持續發展促進可持續安全,用發展消除安全隱患滋生的土壤。

  “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是“並育而不相害”的文明新氣象。不同文明沒有優劣之分,隻有特色之別。文明的對話是平等相待而不是居高臨下,是相互欣賞而不是相互貶損,是彼此包容而不是相互排斥。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互鑒中共同發展,文明才能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

  人類命運共同體,交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我們追求的是中國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國人民共同的福祉”。

  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於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中國告訴世界,“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過去,停留在殖民擴張的舊時代裡,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老框框內”。

  人類命運共同體,蘊涵於中國堅持的正確義利觀。中國向世界宣示,“中國發展絕不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我們絕不做損人利己、以鄰為壑的事情”。

  從國與國的命運共同體,區域內命運共同體,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一次次深入闡述中國主張。這一超越民族國家和意識形態的“全球觀”,表達了中國追求和平發展的願望,體現了中國與各國合作共贏的理念,提交出一份思考人類未來的“中國方略”。

  (三)

  什麼樣的觀念,才能讓世界實現永久的和平?什麼樣的方式,才能讓各國實現持續的發展?什麼樣的思想,才能讓人類打破文化的隔閡?什麼樣的行動,才能讓更多人共享發展的成果?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經感嘆,在每一個時代,政治家們都嘗試著尋求和平,然而“和平總是地區性秩序,從未能建立在全球的基礎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來500年裡,無論是戰船巡行大洋的西班牙還是號稱“日不落”的大不列顛,無論是威斯特伐利亞體系還是維也納體系,無論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烈厮殺,還是冷戰時代的兩強爭霸,國際秩序變遷背后的“世界觀”始終無法突破一己的利益考量,持久和平成為難以實現的夢想。

  1968年,年近八旬的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在與日本哲學家池田大作進行的“展望二十一世紀”對話中,這樣反省西方政治傳統:“自從羅馬帝國解體以來,西方的政治並沒有致力於重建統一,而是破壞性地企圖阻止統一。”

  如何建設“美好的世界”?有人提出“霸權穩定論”,主張打造一個無所不能的超級大國來統領國際事務﹔有人提出“全球治理論”,主張各國弱化主權,制定共同的規則來管理世界﹔有人提出“普世價值論”,主張推廣某一種自認為“先進”的價值觀和社會制度來一統天下。

  然而,這些理論帶來的,卻是近年來經濟低迷、地緣動蕩、恐怖危機、文明摩擦,西方學者甚至驚呼人類正在走進“失序的世界”。政治評論家米什拉在英國《衛報》發表文章指出,時至今日,西方仍然深受殖民時期“文明與野蠻”的二元思想影響,並自視為優越文明,把自身理念強加於世界各國。

  如果說,大航海時代開始的列國競逐是國際秩序的“1.0版”,西方取得優勝、世界分為南北是國際秩序的“2.0版”,那麼,現在正是孕育“3.0版”國際新秩序的階段。《聯合國憲章》序言中說,為保護人類和尊重人權,需要“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鄰之道,和睦相處”,這是人類和平的種子,是重構新秩序理當遵循的原則。

  回望過往,不同宗教、種族、國家之間的割裂、沖突、戰爭在整部世界史中無處不在,如何走出陳舊思維的陷阱,避免重復歷史的苦難?

  “弱肉強食、叢林法則不是人類共存之道。窮兵黷武、強權獨霸不是人類和平之策。贏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類發展之路。和平而不是戰爭,合作而不是對抗,共贏而不是零和,才是人類社會和平、進步、發展的永恆主題。”來自中國的思索,勾畫了人類文明基本的價值坐標。人與人,國與國,需要守望相助,弘義融利,心心相印,風雨同舟,勇擔責任。因為,命運休戚與共,夢想相聯相通。

  (四)

  “世上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而論,利劍總是敗在思想手下。”這是拿破侖的一句名言。這裡所言的思想,當屬那些准確把握所處時代特征的思想,呈現著對歷史進步的引領力量。

  構建命運共同體理念,正是可以勝過利劍的思想。它在當代之所以具有引領意義,正是因為深深地扎根於現實的沃土,呼應著時代的律動。

  當經濟全球化讓人們利益相互交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給了70億人走向共同發展的可能。當今世界,全球商品總出口額已經達到20萬億美元規模,這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還要多。生產一架波音747客機需要1萬多個零部件,來自中國、新加坡、韓國等世界各國的眾多生產商。世界經濟早已走出一國壟斷,成為無法割裂的整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為了找到利益支點,以共同發展讓更多人共享美好未來。

  當社會信息化讓整個地球安危與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給了這個星球走向持續繁榮的可能。2015年全球網民數量將接近人口總數的一半,以互聯網為標志的信息化時代,人類的聯系密度正以空前的速度走向峰值,衛星天線甚至讓南極北極的人們也可以與親朋“網聚”。與此同時,斯諾登主演的“竊聽風雲”警醒世人,網絡成為海、陸、空、天之后國家安全的“第五空間”,網絡互聯、信息互通需要更有效的安全保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為了迎接技術奇點,在全球安全中讓人們真正相親無間。

  當世界多極化讓國家關系興衰相伴,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給了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走向持久和平的可能。提出“世界體系”理論的美國政治學家沃勒斯坦認為,我們正身處多中心的“后美國時代”。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二十國集團取代八國集團,成為全球經濟治理的主要平台。越來越多的國際事務開始由各國共同參與,諸多發展中國家沿著自己的發展道路迅猛前進,客觀上實現了世界發展模式的多樣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為了找到平衡點,在新的時代達成政治互信、和諧共存。

  人類的先賢告訴我們,“一根原木蓋不起一幢房屋”“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古老的智慧,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仍然具有啟迪意義。我們置身其中的世界,已與過去大為不同。突尼斯小販點燃的一根火柴,引發了席卷西亞北非的動蕩﹔美國華爾街打個噴嚏,全球金融系統都要感冒﹔文化刊物上的意見不合,可以演化為流血沖突﹔全世界范疇內的信息相通,讓人類社會系統唇齒相依。在這樣的時代,世界各國必須共同討論如何應對經濟危機,如何探尋增長動力,如何改善民眾生活,如何應對各種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問題。決策者不能隻顧及本國一時的局部,而需要把眼界放寬,把眼光放長。

  法國“年鑒派”歷史學家布羅代爾曾提醒人們,要致力於發現“歷史的結構”,也就是“不受疾風暴雨的影響而長期存在的東西”。有怎樣的胸襟,就能發現一個怎樣的世界。在一個電子地圖甚至能夠顯示實時影像的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讓我們超越時空束縛,以整體意識、全球思維、人類觀念,重新打量這個世界,成為有利於各國長遠利益、有利於國際格局穩定的理性選擇。

  (五)

  仿佛是一條強勁的紐帶,跨越亞歐大陸無垠的草原,跨越印度洋潮濕的季風,跨越乞力馬扎羅的雪,跨越安第斯山的雲,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激起了全球范圍的廣泛共鳴。

  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習近平主席闡釋“中非命運共同體”理念,30分鐘演講贏得30次掌聲。在巴西國會,“中拉命運共同體”讓習近平主席成為贏得“迄今最多掌聲”的外國領導人。在巴基斯坦,習近平主席的演講熱情洋溢,聽眾50多次拍桌鼓掌。明確提出“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的博鰲亞洲論壇,被外媒評價為“亞洲自信”的話語中心,是亞洲團結的符號。

  “習主席提出的命運共同體,是一種哲學,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命運共同體並不只是一個概念,而是准確地反映著真實現狀”“哪個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聲聲贊許,是認可中國在把握世界發展潮流、人類命運走向上展現出的深邃智慧。

  “尼泊爾將會在打造亞洲命運共同體的過程當中,拿出合作精神、盡到最大的努力”“巴基斯坦願不斷充實巴中命運共同體內涵”“非洲應該向亞洲國家學習並同亞洲國家合作,努力建設命運共同體”“巴西願意同中國一道,為建設一個和平、民主、包容的世界作出積極貢獻”……一聲聲呼應,是對美好未來的承諾,在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人類家園路上,“命運共同體”思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4月底尼泊爾強震,像把“20顆熱核氫彈扔到加德滿都谷地”。災難發生后,各國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中國國際救援隊第一時間抵達展開救援,巴基斯坦軍隊設立救災野戰醫院,波蘭國家消防隊冒險搜救……正如尼泊爾政治分析人士阿迪卡裡所說,國際救援合作充分體現出國際社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和實踐。

  今天的中國已同70多個國家和諸多地區組織建立起不同形式的伙伴關系,“朋友圈”越來越大。事實証明,命運共同體不僅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而且開枝散葉,讓全世界參與其中。

  (六)

  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偶然掉到中國人頭上的蘋果。

  “和平學之父”約翰·加爾通說過,中國以自己特有的視角來觀察現實,陰陽平衡、尊重智慧、眾生平等的理念被視為理所當然。“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講信修睦、善待他人的傳統思想,塑造了中華民族敦厚平和的稟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海納百川、兼容並包的傳統哲學,孕育了中華民族推己及人的文化﹔“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共同理想,熔鑄了中華民族強不凌弱、富不侮貧的精神。在這種尋求和諧共存的世界觀念中,不會出現當代西方關於“歷史的終結”和“文明的沖突”的描述。

  “消除戰爭,實現和平”,對於中國而言,更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從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百年板蕩,神州陸沉,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血淚史、抗爭史。反對恃強凌弱、捍衛和平發展的決心,深刻地嵌入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從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萬隆會議發出“中國聲音”,從勘界劃界“安定四鄰”到始終堅守“不結盟”,從提出“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到以改革開放與世界對接,從走和平發展道路到與各國合作共贏,站起來的中國沒有忘記歷史:“中國人民怕的就是動蕩,求的就是穩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

  馬克思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

  命運共同體理念,在中國延續5000年的文化中滋養,從近代100年的苦難中淬火,於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升華。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貫穿了中國外交理念的方方面面。

  “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和平穩定的國際和周邊環境”“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習近平主席的宣示,反映出中國人對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持久思考。中國人民追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祝願各國人民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七)

  紐約聯合國總部中國廳,懸挂著兩幅中國繪畫作品——《互動的世界》和《共同的家園》。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評價,這兩幅畫折射出中國在世界和平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不僅是理念倡導者,更是負責任、有擔當的實踐者。

  在抗擊埃博拉病毒的全球性戰役裡,中國堅定地與非洲兄弟站在一起。“別人因埃博拉走了,中國因埃博拉來了”,改編自利比裡亞當地民謠的歌曲《消滅埃博拉》,唱出了濃濃中非友誼,頌揚著中國的責任心。

  在也門紛飛的炮火中,中國海軍艦艇不僅順利完成本國撤僑任務,還幫助279名外國公民安全撤離。巴基斯坦參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穆沙希德·侯賽因由衷地說:“中國的行動,再次驗証了一句諺語:患難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在世界上最廣闊的大陸、海洋上,“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44億人口奏出夢想的交響曲。4月15日,亞投行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亮相,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在《亞洲的多邊主義》一文中說:“上個月我走訪了中國的一些偏遠地區。因為聯通性的改善,人員、商品、思想開始自由流動,這些地區日益變得繁榮。亞投行能將類似的益處帶到亞洲其他國家。”

  兩年多來,完善中國—東盟、中阿合作論壇、上海合作組織等合作平台,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中國是機制創新的推動者﹔與冰島、瑞士、澳大利亞、韓國等的自貿談判多點破冰,為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不懈努力,中國是促進開放合作的發動機﹔積極參與解決朝鮮半島問題、伊核問題、烏克蘭危機、巴以沖突、反恐等熱點問題,努力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中國是全球治理的貢獻者。中國正努力同各國攜手構建共同發展、共謀繁榮的利益與命運共同體。

  今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博鰲的演講中,提出邁向命運共同體的“四個必須堅持”:必須堅持各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須堅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必須堅持實現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必須堅持不同文明兼容並蓄、交流互鑒。從政治、經濟,到安全、文化,體大思精的闡述中,平等、合作、發展、交流等充滿正能量的詞匯,向世界宣示了中國立場、展示了中國行動。

  (八)

  1961年,蘇聯宇航員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遨游太空的人,他這樣描述人類此前從未見過的壯麗場景:“我能夠清楚地分辨出大陸、島嶼、河流、水庫和大地的輪廓……淡藍色的暈圈環抱著地球,與黑色的天空交融在一起。”

  習慣仰望星空的人們,從太空中回望才發現,這個藍色的星球,是我們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園。加加林的視角,正像一個隱喻:人類可能超越個人、國家、民族,可能超越制度、觀念、信仰,去擁抱一個更遼闊的世界。

  1942年,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巴西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因二戰而被迫遠離祖國,這位“世界公民”留下一句遺言:和平是“夢幻中的宮殿”。茨威格是在對歐洲文明的絕望中告別人世的。

  誠然,當今世界仍然存在著不同國家利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社會制度的分歧甚至對立,但無論怎樣,我們是共同的人類,人民才是歷史活動的主體。不同信仰、制度和民族國家可以和平共處、有序競爭,讓共同利益壓倒分歧對立,讓人類理性選擇世界的未來。

  “夢幻中的宮殿”召喚著我們,旭日終會東升。


  《 人民日報 》( 2015年05月18日 01 版)

(責編:王吉全、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