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每日最新評論

錢江晚報:重慶“短命醫改”何以成一場鬧劇

劉雪鬆
2015年04月08日03:18 | 來源:錢江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重慶“短命醫改”何以成一場鬧劇

  4月1日,重慶市衛計委公布,全面恢復《重慶市醫療服務項目價格(2004年版)》,消息傳到住在第三人民醫院的一位尿毒症女患者耳裡,她說了這麼一句話——終於可以活下去了。至此,從3月25日正式開始實施的重慶醫改,成為史上最短命醫改。(4月7日新京報)

  巧的是,也正是這一天,中央深改組正在召開會議,會議明確提出,要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將公平可及、群眾受益作為改革出發點和立足點。

  如果將重慶當地尿毒症患者為主體的反對聲音比作“醫鬧”,那麼,導致這場“醫改”失敗的根源,則是脫離患者承受能力、悖離中央對於醫改出發點和立足點。重慶相關部門后來不得不承認“考慮不周”,並向社會公開道歉,但這場鬧劇帶給職能部門公信力的損耗,卻遠不只是緣於業務層面的考量失策,更是對醫改方向的嚴重誤讀,也是權力任性、行政決策缺乏程序正義的一次深刻教訓。

  來自重慶相關部門的分析認為,醫保配套改革沒跟上是失敗原因。其實這個理由,對於鬧劇謝幕時走下台階的人們來說是個體面的說辭,但對於公眾來說,也就隻能打個呵呵了。主推此次醫改的重慶市衛計委、物價局,對於醫改給醫療機構的收支賬、給患者帶來多少經濟賬,心底裡應該一清二楚。但在這個聲稱“有升有降、增減平衡”的醫改方案中,真正降價的是相對閑置的中大型設備使用費,漲的卻是診查、護理和治療這些所有患者沒法逃得掉的部分,等同於面對所有患者的一次坐地起價,直接將公立醫療機構的就醫門檻抬高了,人們沒有在這樣的醫改中感受到公益性的向前一步,更沒在醫改中體會到受益,反而將醫療保障本身還不完善狀態下的更多病人擋在了求醫求生的門外。

  新京報的報道,講述了重慶醫改推出的第一天,發生在醫院裡的一個細節。3月25日凌晨3點,張三行突發急性腸胃炎,一家三甲醫院急診室的醫護人員告訴他,“恭喜你,你是醫改實行后我們第一個病號。”張三行在醫院驗血、輸液。原本24日隻需500多元,25日凌晨,他花了800多元。

  然而對於每個需要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來說,醫改后,每個病人每月僅透析費一項就增加了1000多元。這麼簡單的收支對比賬,主推醫改的職能部門如果今天說當初沒算過、或者算錯了,是一種嚴重誤判。錯就錯在對當初反對的聲音聽不進去,在程序上有硬傷。

  盡管很多大醫院也有抵觸的聲音,盡管預料到公眾會有反彈,但對於涉及這麼大面積的醫療價格調整、對於公眾如此敏感的決策,重慶相關部門依然表現出權力不可抗拒的任性,不僅事先沒有公開醫改方案的細節,事中也沒有走聽証的合法程序,直到患者就醫,才知道掏原來的錢已經看不成病、看不起病了。這種霸王硬上弓的決策程序,既違民意,又違程序,注定引發社會矛盾,透支政府職能部門的公信。

  回過頭來看,重慶醫改叫停,究竟是“醫鬧”的勝利,還是權力的呵止,其實已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場短命的醫改,看起來“符合新方向”,但實質上是與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與醫療改革“公平可及、群眾受益”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都是背道而馳的。

(來源:錢江晚報)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