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推廣“生態葬”要打“主動牌”

司馬童

2015年04月03日14:49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清明將至,祭掃活動也即將進入高峰期。記者近日走訪廈門各大墓園發現,墓地售賣正進入一年中的旺季。而與此相比,樹葬、草坪葬、花壇葬等生態葬法,卻在廈門“遇冷”。盡管已推行近10年,選擇“生態葬”的逝者仍寥寥無幾。目前,全市僅1例樹葬、3例花壇葬、191例草坪葬。(4月2日《海峽導報》)

“生態葬”並非世俗眼光中的“便宜葬”,且也符合低碳、環保、節約土地資源的國際主流殯葬觀念。我國從2009年開始推廣生態葬法,如民政部門在審批經營性公墓時,要求必須劃出一定區域,實行樹葬、花葬、草坪葬、壁葬、寄存等節地葬法。但不少地方“生態葬”的普遍“遇冷”現象則說明,助推好風氣,要有好辦法。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一些公墓的生態葬法乏人問津,我看未必全是“入土為安”或“厚葬示孝”的傳統習俗使然,顯然還包括了現實語境下,對於各種益處多多的“生態葬”,尚缺一種長期性、連續性的有力宣傳和組織。譬如,每年清明節期間,面對祭祖掃墓的大量人流,稀有墓園抓住有利時機,集中開展“生態葬”的宣傳儀式或活動,就不能不說是一種常見的疏忽和懶惰。

推崇“生態葬”,靠等更靠促。在這方面,許多經營性墓園出於經濟利益的考量,即便也應提供生態葬法,卻可能更熱衷於推銷墓葬。所以,政府有關部門就應看到這塊推廣生態葬法的現實“短板”,號召和發動社會公益力量,經常性地安排和開展“生態葬”的宣教活動。特別是在清明節這樣的掃墓高峰期,更要以多種創意與形式,高潮性地把“生態葬”作為一張宣傳“主打牌”,引導和提升全社會文明、生態的殯葬風氣和觀念。

之所以說“生態葬”離不開政府部門的著力推動,是因為除了公眾的認可和接受“生態葬”,顯然還需要一種便於實施“生態葬”的外部環境與氛圍。譬如,近些年來,海葬是接受度頗高的生態葬法。以廈門為例,從2008年推出至今,已有數百位逝者選擇“魂歸大海”。但這當中,也有一個現實難點:不少地方的推出的海葬活動斷斷續續,不能形成常態化,原因在於無船可租是最大的“攔路虎”。一些符合條件的船舶公司,因為忌諱而不願將船出租用於海葬活動,還有航道開辟、骨灰撒海定點海域的審批等方面,涉及多個部門,必須通過政府出面協調,才能得到順利解決。

組織“生態葬”應成清明“主打牌”。在我看來,化解“生態葬”的遇冷尷尬,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盡快形成一種主動作為的積極姿態,同時也要努力改變生態葬法“低廉而不低端”的固有印象。選擇“生態葬”,其融入自然、生態環保等的有利之處顯而易見,但“節約土地”不是為了“簡化祭拜”,如何通過相關設施的建設與配套,確保人們既願接受生態葬法,又能感受庄重祭掃,這恐怕也是有利“生態葬”選擇升溫的一種必要輔助與基礎。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