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北青報:“反腐阻礙經濟發展”謬說的警示

潘洪其

2015年03月27日09:29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反腐阻礙經濟發展”謬說的警示

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大力推行簡政放權,已經大幅減少對市場主體的干預束縛,釋放了更多創新競爭活力,何需用腐敗手段對政府權力進行疏通、收買?

3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對“反腐敗阻礙經濟發展”之說進行辨析,認為這種觀點不能成立。文章指出,我國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加大反腐敗力度,營造良好改革發展環境,這是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理性抉擇,也是順應民意的必然選擇。

所謂“反腐敗阻礙經濟發展”,不是近年來才出現的一種新說法,至少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就有人在不同場合提出這種看法。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力度空前,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這種論調又被重新彈起,並且加入了一些新的証據。其中最直接的一個証據就是,隨著中央出台“八項規定”和開展“反四風”活動,使一些地方的高檔餐飲、娛樂、旅游行業消費需求嚴重萎縮。有人甚至認為,從部分行業消費需求萎縮到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都與這一輪反腐敗涉及范圍太廣、力度太大有必然聯系。

如《人民日報》文章所言,“四風”被遏制,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的公款消費少了,對一些服務業有些影響,但這與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並無直接關系。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是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事實上,這非但不能歸因於反腐敗力度大,反而是反腐敗斗爭遏制腐敗分子濫用公權、以權謀私,有利於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有利於推動而不是阻礙經濟健康發展。

“反腐敗阻礙經濟發展”之說的另一個証據,是說在傳統體制下,政府權力對經濟活動管得太多太死,限制了市場主體創業創新和自由競爭的活力,而腐敗行為好比“潤滑劑”,它通過疏通、收買政府權力,可以使政府權力放鬆對經濟活動的管制,減少對市場主體的干預和束縛,從而有助於釋放創新和競爭的活力,推動經濟發展。這種觀點反映的情況,在一些西方國家歷史上的確存在,但與今天中國經濟的實情嚴重不符。近兩年來,一邊是反腐敗斗爭力度不斷加大,一邊是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改革持續推進,反腐敗斗爭為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提供了強大的政治保障,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為反腐敗斗爭創造了良好的改革環境。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大力推行簡政放權,已經大幅減少對市場主體的干預束縛,釋放了更多創新競爭活力,何需腐敗行為的“潤滑”?何需用腐敗手段對政府權力進行疏通、收買?

雖然“反腐敗阻礙經濟發展”之說經不起推敲,隻要稍加辨析,就可知其根本站不住腳,但這種論調在部分人群中還有一定的市場,對我們也是一種沉重的警示。反腐敗斗爭大刀闊斧成績斐然,反腐強音在社會輿論上佔據主導地位,但一些“反反腐敗”勢力也在通過各種渠道發出聲音,意圖誤導人們對反腐敗斗爭的認識,破壞社會各界在反腐敗問題上的共識,從而干擾、阻礙反腐敗斗爭的深入推進。這一點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和警惕。

另一方面,“反腐敗阻礙經濟發展”謬說也提醒我們,必須同時高舉反腐敗和改革兩面大旗,將反腐敗斗爭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整體部署,使反腐敗成為深入推進體制改革的重要抓手。我們要以雷霆手段堅持不懈開展反腐敗斗爭,推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攻堅克難,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並以體制改革取得的每一個進步,為反腐敗斗爭注入新的制度活力和動力,夯實反腐敗的制度保障和法治后盾。這樣才能消除“反腐敗阻礙經濟發展”、“反腐敗只是權力斗爭”之類對反腐敗斗爭的誤導誤讀,為反腐敗斗爭營造積極健康的輿論氛圍。

分享到:
(責編:劉春城(實習生)、文鬆輝)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