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一線視角:高鐵來了,文明也得跟上

萬秀斌
2015年02月12日04: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面對呼嘯而來的高鐵時代,除了給安全知識和使用方法的普及提速,也要給規章制度明確性和嚴肅性定位,讓人們意識到文明的底線不能逾越,法規的剛性不能觸碰     

  貴陽至廣州的高鐵去年12月26日正式開通,讓地處西南內陸山區的貴州人民興奮不已。自開通之日始,貴廣高鐵上座率一直不錯,據介紹,春節前,廣州至貴陽的動車票已經基本售完,節后,貴陽至廣州方向的動車票也基本售罄。

  然而,因為有人在列車上吸煙,導致高鐵非正常減速的新聞也時有耳聞。

  貴廣高鐵試運行期間,我曾親身體驗,除了跟著列車穿洞越橋,也有機會走出一些車站,與當地居民進行交流。貴廣高鐵經過黔東南、黔南地區的大山深處,多少年來因交通阻隔,許多村寨的居民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大山。正如鐵路系統員工感慨的那樣,“許多老百姓此前根本沒有見過火車,一下子見到的就是動車、高鐵!”在為老百姓感到慶幸的同時,也不免有些擔心,跨過蒸汽機車、電力機車,直接面對高鐵,大家准備好了嗎?

  對這一問題,當時無人應答。鐵路部門和當地政府正在沒日沒夜地督管施工,包括車站等基礎設施都還在趕工期!在高速、封閉的列車上,有些什麼新的規范與要求,誰來教育和普及這些安全知識,鐵路部門和地方政府當時還都無暇顧及。

  事實上,由於無知,文明被建設遠遠落在后面的現象並不鮮見。在一些高速公路上,有人視其為家門前的“方便路”,繼續大搖大擺地隨意穿行﹔還有人將自家產的水果、從山上抓來的野物擺在路邊售賣﹔有人甚至在飛機上覺得憋悶,就自行打開了應急艙門……另一方面,由於規矩的執行不普遍不徹底,也導致了“破窗效應”。比如在高鐵上吸煙的人,並不是那些識字不多、很少出門的中老年人,而集中在青少年,他們並非不了解行為危害,而是普遍存在著面對規矩“能闖就闖、能躲就躲”的僥幸心態。

  “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貴廣高鐵運行一個月來,貴州鐵路警方針對境內黎平、從江、榕江、三都等地從未通行過鐵路的實際,各高鐵派出所積極協調沿線地方政府、政法委、鐵路護路辦等部門,採取走村串寨入戶宣講、電視媒體滾動宣傳、發送公益短信等形式,開展高鐵安全常識宣傳普及。截至2014年底,我國動車組列車開行范圍已經擴至28個省區市。面對呼嘯而來的高鐵時代,除了給安全知識和使用方法的普及提速,也要給規章制度明確性和嚴肅性定位,讓人們意識到文明的底線不能逾越,法規的剛性不能觸碰。

  其實,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也恰如從過去蒸汽機車、電力機車直接跨入動車高鐵。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每一個人,也正如搭乘在高鐵上的旅客,需要學習、了解、適應與速度相宜的知識與規范。面對市場經濟,我們要尊重合同,堅守誠信﹔城鎮化快速推進,我們必須適應包括道路信號燈等一系列城市文明﹔汽車擁有量快速擴張,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和行駛文明﹔走出國門,我們必須“入鄉隨俗”,尊重當地的文化習俗,遵守當地的法規﹔在日益方便快捷的自媒體時代,我們在自由表達傳播的同時,也應遵守不傷害他人、不違背公序良俗、不違法的底線……

  “文明”的其中一種解釋是指社會進步,有文化的狀態。市場經濟初期,為了招攬顧客,在自家店前裝上音箱,高分貝地播放音樂或高喊叫賣,曾經十分時髦,如今可能面臨“噪聲污染”的投訴,不僅不“文明”,還可能“違法”。社會進步很快,文明可不能太慢。作為推動進步的火車頭,政府部門不能隻想著趕工期,而忘記了印宣傳冊。給聯通現代化硬件的百姓也裝上新時代行為習慣的軟件,我們的社會才能成為一個文明的社會,我們的現代化才算得上名副其實。

  (作者為本報貴州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15年02月12日 05 版)

(責編:宋煦冬、王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