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每日最新評論

中青報:清華博士當電工有何不可?

熊丙奇

2014年11月25日06:22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清華博士當電工有何不可?

  謝邦鵬如今所從事的工作,多少讓人覺得有些大材小用。這個本科、碩士、博士3個教育階段均與清華大學捆綁在一起的青年才俊,如今不過是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浦東供電公司運檢部下,變(配)電二次運檢一班的小班長。與他同一年從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走出來的同學,有的出國深造,有的進入電力相關科研院所做研究,有的到高校當起了教師,還有的早已在福建、廣東等地的電力系統內走上管理崗位。而他卻老老實實地行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驗收設備、檢修設備、排除電力故障、改造老舊設備。(《中國青年報》11月24日)

  對於謝博士今日的工作,“大材小用”是客氣的評價,“混得不好”、“沒有出息”,可能是很多圍觀者的真實想法——一個清華博士,怎麼“混”到這個地步?這是我國社會需要調整的人才觀:給人才設定職業框架,並以崗位的“光鮮度”,論事業和人生的成功。

  當前社會評價人才是否“大材小用”,用的是學歷與就業畫等號的傳統思維,什麼學歷就應當到什麼職業崗位就業,如果就業崗位低於社會預期,就是“小用”或者“教育浪費”、“人才浪費”。近年來,博士到中學任教、到生產第一線工作,都被視為“小用”。或者用其說明博士、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下降、身份貶值,等等。

  在現代社會,學歷和就業不該畫等號,學歷隻反映學生的求學情況,就業則要看求職者本人的職業意願、勝任工作崗位的能力。從統計結果看,某一學歷畢業的學生,可能更大比例從事某一類型工作,比如博士畢業者,有相當部分從事學術研究、教育教學工作,但是,卻不能得出,博士畢業一定要從事某類工作,才是人盡其用、沒有浪費的結論。

  人才是否“盡其用”,不在於學歷身份和崗位的等級對應,而在於職業是否符合人才自身的興趣、理想,是否給其施展才華的空間。隻要職業符合他本身的興趣、愛好,就值得尊重,而且,也隻有如此,才能讓其快樂工作、生活。我國已經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再用傳統的學歷身份觀念,來看待教育和就業,會扭曲整個社會的教育觀和人才觀。目前存在的大學生就業難,與教育觀和人才觀落后於時代發展有密切關系。

  更進一步說,學歷不應該是身份的象征,崗位也不該有等級之別。在我國,學歷身份和崗位等級,限制了教育的多元發展和人才的多元選擇。大家都意識到要提高職業教育質量,讓職業教育成為所有受教育者的選擇之一,可是,職業教育畢業生,隻能從事被社會認為低人一等的職業,導致大家不願意選擇職業教育,都擠破腦袋要進名校。名校情結又反過來維護崗位等級——為何要進名校,不就是因為勞動崗位有等級嗎?

  這種情況如果不改變,我國的教育才會繼續產生更大的資源浪費和人才浪費。在學歷等級之下,學校會通過擴大高學歷招生規模、制造學歷等級,來刺激社會的學歷需求,很多人盲目追逐提高學歷等級、身份,不管自己是否有求學的意願,得到的不是高質量教育而是一個虛無的學歷身份﹔而在勞動等級之下,很多人受“面子就業觀”的影響,死要面子活受罪,寧可啃老也不願意找某些工作,或者為追求他人眼中的成功——升官、發財——而迷失自我。

  回到謝博士身上,他的同學選擇從事學術研究,和他選擇到基層第一線工作,本沒有孰優孰劣之分,不能說選擇學術研究,就不接地氣﹔選擇基層,就很偉大。這些都是個人結合個體實際情況做出的選擇。國家要努力創造的教育和就業環境是,消除學歷身份和就業等級,讓每個受教育者,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自主進行個體的職業發展規劃。而每所學校由此獲得平等競爭、發展的空間。如此,將有利於激發各行各業的發展活力。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