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呼格吉勒圖案啟動再審勇氣何來

甫鳳

2014年11月21日14:41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2014年11月20日,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已向呼格吉勒圖父母送達立案再審通知書,呼格吉勒圖案進入再審程序。

此次再審程序的啟動,源於身負多起命案的趙志紅落網后供述自己是“呼格吉勒圖案”的凶手。在呼格吉勒圖已被執行死刑的13年后,內蒙古高院主動啟動再審程序,對該案的事實、証據重新進行審查認定,彰顯了人民法院對法律的堅守,對人權的保護,勇氣值得贊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公平正義是我黨的一貫主張,公平正義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人民法院是黨領導的審判機關,判斷是否曲直、解決矛盾紛爭、維護公平正義本就是法院的職責所在和根本價值追求。人民群眾評價法院工作,最直接、最根本的就是要看公正能否在一個個案件的審判中體現和實現。人民法院寄托著黨和人民的公正司法的重托,責任重大,使命艱巨。

然而,追求公正的道路往往是艱難而曲折的。由於人的認識具有局限性、技術手段具有滯后性、程序設計具有不完善性、以及辦案人的能力及責任心的有限等因素,古今中外都難以完全根除疑案、錯案。而錯案一旦出現,不但會給當事人的身心甚至生命造成不可彌補甚至不可逆轉的損失,司法的公信力也必然會受到沖擊。“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審判過程中,不回避“不光彩”的問題,不放過疑點,以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有疑必究,窮盡一切可能去還原事實真相,以敢於自我否定的勇氣知錯即改,這才是尊重客觀規律、體現求實精神的正確態度,也是尋求司法公正的必由之路,而堅持建立和貫徹完善而有效的自我完善和修復機制,也是將冤錯案傷害程度降至最低、防止司法公信和權威免受進一步損害的唯一有效途徑。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自去年以來,各地相繼糾正了一批冤錯案件,2013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錯案工作機制的意見》,力求在工作機制的層面來嚴防冤錯案,2014年全國兩會,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報告中宣示,保護無辜者不受追究。從思想到行動,從機制到理念,法院構筑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堅強防線。此次內蒙高院決定對呼格吉勒圖案立案再審,再次彰顯了人民法院敢於擔當,切實捍衛司法公平正義,也承載了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新期待。

呼格吉勒圖案已審結十八年,被告人家屬一直申訴,受到社會輿論廣泛關注,因為時隔已久,復核審查証據勢必存在諸多困難障礙。內蒙高院決定對該案再審,結果仍未可知,但不論結果如何,再審本身就體現了人民法院嚴格依法審判的司法作風,體現了公正司法、依法治國的正能量,彰顯了人民法院自我更新和改革的決心與勇氣。我們期待著該案的公正審理,能夠給當事人家屬,也是給社會公眾一個信服的結論。

分享到:
(責編:王吉全)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