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錢江晚報:講道德,不如講法治

董碧輝

2014年08月19日09:30    來源:錢江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講道德,不如講法治

  因為金銀花和山銀花的問題,原藥監局局長被人實名舉報。舉報這事好像會被傳染,8月18日,藥監總局多位現任官員又遭遇實名舉報。舉報人是全國人大代表、河南村醫馬文芳和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依生藥業董事長張譯,被舉報者是國家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吳湞,以及藥審中心副主任尹紅章、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所生物制品檢定所所長沈琦。

  制藥企業和藥監局之間的關系無非是審批與被審批的關系,鬧到了實名舉報的地步,這值得深思。讓張譯站到舉報席上的是疫苗審批的那點事。河南依生藥業早在2006年就向藥監總局提交了新藥“流感全病毒鼻腔噴霧劑滅活疫苗”的臨床試驗注冊申請,並獲得審評中心認可,但被藥監局注冊司退回重新審評。2010年,尹紅章在任時,審評中心依然沒能通過該藥的審評,而且是在拖了2053天之后方才放行。另外,張譯還申報了25批狂犬疫苗審批簽發,5年了沒有得到任何答復,隻能看著價值約3000多萬元的疫苗過期銷毀﹔而2012年到2013年申報的117批合格疫苗,也由於審批簽發問題,造成了將近4億元的損失。

  對於申報的疫苗,“不予以簽發”,法律依據是什麼?食藥監總局避而不談。依生藥業稱企業堅持要依法辦事,食藥監總局卻強調道德控制,認為這家企業有過疫苗抽檢不合格歷史,所以不予簽發。你跟他講法律,他跟你講道德。這本來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調侃的段子,可當它真真切切地在現實中發生時,還是充滿了魔幻感。作為政府機構,食藥監總局原本應該置身於法律的柵欄之內,規規矩矩按法律辦事,該審批就審批,該拒絕就拒絕,這是硬杠杠,清晰、透明、公正。可是人家卻祭起了道德大棒,好像臨空降下一場大霧,視野被遮擋,邊界被模糊。

  道德大棒任意揮舞,到底是嚴之又嚴的監管責任使然呢,還是要砸出什麼東西來,不得而知。按照如此嚴格的監管思路和體系,如果企業生產的疫苗出現問題,應該在進入市場之前就被控制。但事實卻是,江蘇延申和河北福爾2008年7月到10月間生產的7個批次人用狂犬病疫苗都有問題,卻順利通過審批簽發,流向了全國27個省,兩家企業的生產直到2009年底才被叫停。這不禁讓人疑惑,難道講道德也是分對象、看企業的,還是說對那些問題疫苗企業,光講了道德,而忘記了講程序講法律?可從結果來看,光講道德是靠不住的。

  食藥監部門在國家各部門中,屬於和民眾健康息息相關的重鎮。無論是食品還是藥品,民眾都希望別出什麼問題。從這個角度講,一個嚴格履行監管責任、嚴謹按照法律規章辦事的食藥監局是民眾希望看到的。但是對監管的嚴格要求並不意味著可以任意使用你手中的監管權力和自由裁量權。令人遺憾的是,無論是金銀花命名事件,還是這次舉報暴露出的疫苗審批事件,都讓人隱隱約約地看到權力被不正當的使用。

  食藥監總局的一些領導,顯然還沒弄清楚一個問題,審批與被審批的關系,賦予他們的職能不僅僅是監管,還有服務。監管不能傷害到企業的正常的經營生產秩序,強調監管責任不是意味著要把企業都弄死。假如一個產品的審批要拖個四五年,有哪個企業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講法律,反而是企業求著他們依法行事﹔講道德,你能說拖了人家5年沒任何答復,真的是出於公心,真的坦坦蕩蕩正大光明?講責任,問題食品和藥品頻出,監管其實是不到位的。道德的口子是自己掌握的,執法的尺度是可以隨意變化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能盡職盡責兩不耽誤地做好審批與服務工作,你信嗎?

  讓道德的歸道德,讓法律的歸法律,當權力被濫用,被當作私器,隻能靠法律去約束、去制止那些不道德的手段、不正當的交易。

分享到:
(責編:李嫣(實習生)、王倩)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