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每日最新評論

親屬聚餐怎麼就成了斂財的升學宴?

2014年08月04日00:03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親屬聚餐怎麼就成了斂財的升學宴?

  四川省涼山州鹽源縣紀委近日查辦一起操辦升學宴的案件。該縣一名小學教師謝某為女兒考入復旦大學操辦升學宴,召集了二十多名親屬聚餐。鹽源縣紀委對謝某進行了嚴厲批評教育及通報曝光,要求其作出深刻檢討,還對其所屬學校的校長及當地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進行了誡勉談話。(8月3日澎湃新聞網)

  這則消息原文轉載自涼山州紀委官網。澎湃新聞網還就此事配發評論稱,十八大后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和反“四風”以及此前若干規定等一系列作風建設舉措,是硬性規定,這與操辦升學宴的人之常情構成了矛盾,理應人情服從法律。該評論認為,謝某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應當遵守上級和涼山州有關規定,當地紀檢機關的處罰並無錯誤。該評論還設問“相關規定是不是需要給國家公職人員的一些符合人情、符合人性的行為一個‘例外’?”,自問自答稱“怕熱不要進廚房……如果還想擁有這份公職,在規定沒有修改之前,自然要遵守規定”。

  這是一個荒謬的處罰。四川省涼山州紀委在7月7日發出的《關於重申嚴禁違規舉辦升學宴和謝師宴及杜絕利用節假日公款消費的通知》中,提及“一律嚴禁借子女升學留學等事宜,以本人或家人的名義,大操大辦宴請斂財”,要求“嚴禁違規舉辦、參加升學宴、謝師宴﹔嚴禁借子女升學名義發送請柬及通知宴請管理服務對象或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人員﹔嚴禁借子女升學之機收受管理服務對象或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任何單位和個人的禮品、禮金以及贊助等”。

  對照來看,鹽源縣的教師謝某為女兒考入大學召集親屬聚餐,目的既不在於《通知》強調的“斂財”,也不存在所謂“宴請管理服務對象或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人員”,與“講排場、比闊氣、奢侈揮霍等不良風氣”無一對應,怎麼會構成“違規”呢?

  教師謝某召集親屬聚餐,嚴格意義上講,跟春節等節假日期間的家庭聚餐、親屬聚餐沒有任何分別,澎湃新聞網的評論認定這種聚餐觸犯了“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和反“四風”要求,著實太過牽強。謝某此次召集的親屬聚餐,很可能確實出現了親屬向謝某女兒贈送禮金的現象,如果這些親屬並不恰好就是所謂謝某的“管理服務對象”,那麼禮金的性質上屬於正常的人情往來,根本不應納入公權干預調節的范疇。此例一開,危害無窮,涼山州紀檢機關要麼糾正錯誤,要麼就必須以查辦此事為標准,嚴禁該州所有公職人員、教師幾個月后的春節期間不能參加任何親屬聚餐、家庭聚會,“常回家看看”也不得帶上禮物。

  澎湃新聞網的評論以香港上世紀反腐風暴期間,一名郵差收受10元茶錢被判受賄入罪為例,來闡釋“怕熱不要進廚房”的道理。郵差受賄跟這起事件中的謝某召集親屬聚餐完全是兩碼事,如果生拉硬扯在一起,恐怕就會變成“怕熱就不要吃飯”那樣不具備可操作意義的荒唐教條。

  十八大后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和反“四風”以及此前若干規定等一系列作風建設舉措,都具有必要性,但並不意味著過度延伸、過於苛刻的執行,就會讓這些紀律規章更快更穩固生根。恰恰相反,紀律規章被執行走向世俗人情的反面,對明顯不構成非法、違規利益傳輸的普通社會交往也要揮起大棒,隻會造成民眾的誤解、抵觸和反感,還將讓真正的違規違法利益傳輸操作混同於普通社會交往,紀檢機關將不得不四處出擊,浪費大量的工作資源,工作效率必然因此降低。

  文/鄭渝川

(來源:紅網)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