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經濟透視:“金幣”之路不平坦

張春宇

2014年05月30日09: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近年來,西部非洲經濟異軍突起。2013年,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成為非洲經濟增速最快的地區,其中尼日利亞的表現尤為突出。此前10年,尼經濟增長率年均8.3%,躋身全球經濟增速最高國家排名。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4年該國經濟有望實現6.4%—7.3%的增長。“金磚國家”概念之父吉姆·奧尼爾認為該國經濟潛力巨大,將其與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和土耳其一道列為“金幣國家”。

  尼日利亞能夠成為奧尼爾眼中的“金幣”,主要可以歸因於政府經濟政策給力,以及大量石油美元助力發展。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尼日利亞成立了金融危機應對小組,積極採取綜合措施,推動經濟在短時間內實現復蘇和持續平穩發展。與此同時,國際油價多年來高位徘徊,作為世界第十大產油國、非洲第一大產油國和出口國,尼日利亞從中受益匪淺,大量石油美元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本國經濟迅速發展。此外,尼日利亞還十分重視非石油產業的同步發展,注重吸引外資,著力改善商業環境,加上居非洲首位的僑匯收入和相對穩定的匯率等,尼日利亞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

  不過,經濟增長率並不意味著一切向好,尼日利亞面對的挑戰還是不可忽視。突出問題在於,經濟發展過於依賴油氣產業。尼日利亞政府外匯儲備的90%、財政預算的70%都源於油氣產業,經濟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十分脆弱。隨著美國逐步退出量化寬鬆和全球非常規油氣開發規模的不斷加大,未來全球石油產量增加的預期越來越強烈。在此背景下,尼日利亞將面臨市場萎縮和出口競爭加劇的雙重壓力。

  由於經濟高度依賴石油,尼日利亞呈現著“荷蘭病”的症狀。這具體表現在巨額石油財富刺激了投資的擴大,而投資效率卻十分低下,浪費嚴重,尤其是公共部門的投資已引發了對其他類型資本的擠出現象。與此同時,石油集中管理制度導致腐敗滋生,石油財富被大量用於非生產目標,投入到實際生產部門的財富增加幅度有限,“豐裕悖論”現象突出。

  此外,尼日利亞還面臨持續多年、高達兩位數的通脹率、高達54%的青年失業率、貨幣奈拉貶值壓力增大,以及巨大的貧富差距和安全威脅等一系列痼疾都是隱患。特別是北部地區活躍的宗教勢力,猖獗的盜油和管道破壞活動,不僅使政府每年蒙受數億美元損失,更給當地環境造成不可修復的污染。2015年是尼大選年,能否保持政治穩定,也是該國經濟面對的考驗。

  毫無疑問,“金幣四國”的美麗願景,是值得尼日利亞人民為之奮斗的。希望他們能夠妥善應對現實挑戰,及早實現夢想。


  《 人民日報 》( 2014年05月30日 22 版)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