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廣州日報:上級督查為何能密集發現環保問題

劉國強

2014年02月26日08:55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上級督查為何能密集發現環保問題

近期發生的全國大范圍霧霾現象引發了民眾對空氣污染的強烈關注,環保部上周派出12個督查組分赴天津、河北等省市,對大氣污染防治情況進行了督查。僅在河北廊坊19日一天就發現18處問題,甚至霸州一家因污染物超標排放被當地政府責令停業整改的玻璃廠仍在違規生產。上級部門督查能發現這麼多的問題,說明督查工作卓有成效,但從另外的角度看,還說明了些什麼問題?這不能不讓人深思。

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在大氣污染治理上力度不夠。這些大氣污染現象,督查組一下來立馬就能發現,說明這是長期存在的問題,也是非常明顯、不需遮遮掩掩的問題,但地方環保部門為什麼就沒有發現,或者說,發現了也熟視無睹呢?這說明在環保問題上,盛行地方保護主義。在市場競爭環境下,地方利益沖突難以避免,加上地方經濟發展一向是官員政績的重要考核指標,這樣,地方政府在許多方面都表現出突出的“經濟人”特征,以犧牲環境,特別是轉移環境成本來換取政績。

其實,地方保護主義並不能真正保護地方利益,所謂政績也是經不起推敲的。環境污染往往具有不可逆性,且治理成本極高,以外溢性污染換取本地短期利益,歸根結底受害最深的仍是當地民眾。地方利益只是個冠冕堂皇的說法,發展經濟也可能只是借口,在更微觀的層面上,往往是小團體利益甚至個人利益作祟,不能排除在環境治理上存在更嚴重的腐敗問題。

從這個意義上說,在跨區域的環境管理機制還沒有完善的情況下,由環保部直接派出督查組對地方環保問題進行督查,這也是中央對地方監管措施的體現,是中央部委對地方利益的一種制衡方式,它有其積極作用。但從長遠的效果上看,這種運動式的突擊檢查,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據中青報報道,這次督查組在河南督查時就吃了閉門羹,被多家企業拒之門外。

解決污染問題,個人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做出改變:首先是改變環保部門的權力體系,由上級環保部門直管,不從屬地方,這樣才能真正起到制約﹔第二是引入市場機制,在監管到位的情況下,環保成本由市場買單,鼓勵企業研發和使用環保產品﹔第三是強化民眾的環保意識,形成自下而上的監督﹔第四是加重對違反環保政策的企業和地方政府、管理部門的處罰力度。這些措施落實了,才有望根治“十面霾伏”。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