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80后女子墮胎24次”帶來怎樣的思考?

蔣萌

2013年09月30日14:08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9月26日是第七個世界避孕日,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8月,在該院接受人工流產的有5000多例,其中1/4是重復流產,年齡最小的女性隻有15歲,出生於1982年的宋女士更創下了該院記錄:人流次數多達24次,每隔不久就要到婦產科“報到”。

醫療技術與人倫道德,可能碰撞出巨大火花——技術可以不帶感情色彩,但使用技術的人不得不面臨人性、宗教等多方面的考量。就墮胎而言,西方基督教是禁止的,因為這是在扼殺生命,是在毀滅上帝所造之人。東方佛教同樣認為,墮胎屬犯殺戒。可隨著社會不斷開化,許多人信仰流失,甚至根本沒信仰,秉承無神論的人們對上述理念更可能無所謂。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哪怕是在最沒心沒肺者的眼裡,墮胎也不可能是一件“光彩”的事,基本的人倫底線無法辯駁。

除了人倫問題,墮胎對女性的健康威脅也不容小覷。人工流產后容易發生婦科炎症或感染,甚至會引起今后的不孕不育,給女性的身心帶來相當傷害。更有不少人感嘆,不想要孩子時,孩子總是“意外地有”,真想要孩子時,孩子卻再也“不來了”。出於事業、濫情、思想不成熟等各種原因,不謹慎地墮胎,反復地人流,讓一些女性再也沒有當媽媽的機會,並且落下的難以治愈的婦科疾病。

墮胎人數不斷上升,墮胎女性的年齡不斷下降,反復人流者越來越多,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青少年情竇初開、性教育缺失、偷嘗禁果,又有成年人縱欲無度、濫情濫交、輕視避孕,更是出於一些人不自重、不自愛、不懂事、不負責。在一次次墮胎中,一對對臨時鴛鴦各奔東西,一對對夫妻產生裂隙,一個又一個家庭分崩瓦解。種種“杯具”現實,何止是個人之傷,更是社會之殃。

有人可能質疑,流產多發與計劃生育有關,進而抨擊計生這一“基本國策”。不可否認,計生與墮胎有關,但計生不能擔負某些人濫交之責。計劃生育的實現途徑在於科學合理地避孕,超生繳納社會撫養費進一步表明,計生不等於“一刀切”。健康的、正常的兩性關系,可以有許多措施防止“意外”。反復流產則難以歸咎於“偶然”,更可能是一次次“隨意的性”之后的必然。

一個人做過24次人流,讓人驚愕之余,更令人痛惜。這不是簡單的“個人選擇”,實在是對生命的極度缺乏敬畏,是對人性人倫的藐視褻瀆。這樣的例子也不能証明“人流無害”,這樣的“典型”更不是正面的,而是負面的。對旁觀者而言,思考自愛與責任、情感與理智、兩性與婚姻,才有價值與意義。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