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羊城晚報:“80萬份保單泄露”不能輕易畫句號

王 攀

2013年03月01日09:32    來源:羊城晚報    手機看新聞

2月27日,媒體曝光中國人壽合作網站信息泄露,80萬份國壽保單可上網任意查,中國人壽官方稱正在核查原因,合作網站已經關停查詢頁,並發表致歉聲明。(2月27日中廣網)

作為掌握眾多客戶信息的一家大型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不應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從目前的信息判斷,應該是合作方網站,也就是“眾宜風險管理”的問題。一個名為風險管理的網站,竟然最沒有考慮到風險,這實在太諷刺了。而中國人壽找到這樣的合作伙伴,也令人匪夷所思。人們把矛頭對准中國人壽,進而質疑整個公司的管理水平,其形象無疑大大受損,影響可想而知。不過,這虧吃得一點都不冤。

現在,“眾宜風險管理”關閉了網站,還發布道歉聲明,反應還算及時。但從信息保護的角度來看,這種行為已經涉嫌違法。專家也指出,按照我國首部個人信息保護國家標准的規定,這80多萬份保單的客戶可以起訴中國人壽。不過我想,當下法律對於個人信息保護並不完善,人們面對信息泄露也很少採取法律武器,這次保單信息泄露事件也許會不了了之。

但是,消費者不深究,並不意味著這件事可以輕易畫上句號。“眾宜風險管理”網站說,這是“工作失誤”。或許我們可以理解,這是公司技術人員和決策層因為失誤犯下了如此低級錯誤。但我們在理解的同時,也要看到,假如不是恰好公開到網絡上而被曝光,而是有人偷偷地把這80多萬份保單客戶資料賣給其他公司謀利,那不僅當事人權益受侵害,而且還神不知鬼不覺。一方面獲利大,另一方面又容易做到,這難道不是很可怕嗎?

事實上,在我們身邊,個人信息泄露隨處可見,人們基本屬於麻木狀態。因為各種交易,那種或自願或不自願或被迫地要求實名制,要求填寫個人和家庭信息,最后發現手機短信經常收到各種垃圾短信。生孩子、買車、商場購物、上網等等,都常常要填寫個人信息。到最后,你都不知道到底從哪兒被賣出去的,甚至就是知道,維權成本太高也會讓你望而止步。而相關的監管,往往又是消極被動的,每次出了事兒之后,往往都是媒體調查一陣子、公眾抱怨一陣子、有關部門行動一陣子,最后風頭一過,立馬反彈,而且來勢洶洶。沒有強有力的監管,沒有切實有效的措施和行動來保護我們的個人信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透明人。透明得讓人煩惱,讓人害怕,讓人憤怒。

所以,針對這次80多萬份中國人壽客戶信息泄露事件,除了輿論關注之外,估計這80多萬個利益相關者可能沒有人費時費力去起訴中國人壽討說法,但從中暴露的問題不應該忽視。這中間存在的漏洞,以及如何避免這樣的漏洞,甚至如何對個人信息加強保護,回應民眾對個人信息的安全訴求,都不能一直這麼漠視下去了。

分享到:
(責編:張元玲(實習生)、王倩)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