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地方立法成為發展“推進器”(人民時評) 在浙江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綿延39公裡、覆蓋400多平方公裡,如同一把“創新之鑰”。這裡已累計誕生企業超14萬家。 打通這樣一條大走廊並不容易,怎麼避免資源碎片化,讓科技創新政策打破行政壁壘、全面落地實施?《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條例》從地方立法層面打破行政區劃等條條框框,聚焦體制機制、科技創新、人才服務、產業發展等方面,以法治為改革創新保駕護航。
人民熱評:垃圾堆中找手表引爭議,公共服務困境怎麼破? 據報道,深圳盧女士帶孩子到山西大同旅游,孩子不慎丟失兒童手表。為此,兩名環衛工人不懼臟亂,徒手在垃圾堆中逐一翻找,經過4個多小時的不懈努力,最終從堆積如山的垃圾中找到手表。 本是一則暖聞,卻在輿論場中引發巨大反響。
人民財評:中國經濟何以一往無前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披露了一組數據,我國經濟總量今年預計達到140萬億元左右。“十四五”期間增量預計超過35萬億元,這五年取得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再次令國人振奮、讓世人驚嘆。 五年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億元,這是什麼概念?從數字上看,相當於廣東、江蘇、山東,也就是排名前3經濟大省2024年的總量,超過長三角地區的總量,相當於“再造”一個長三角。
匯聚在愛國主義旗幟下(觀滄海) 今年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的槍聲劃破北平的夜空,全民族抗戰的序幕由此拉開。回望這場救亡圖存的偉大斗爭,全體中華兒女“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勇御外侮,海外僑胞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譜寫了氣吞山河的愛國主義壯歌。
“一件事”裡見真章(今日談) 以小切口撬動大改革,“高效辦成一件事”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日前,國辦印發意見,提出“在更多領域更大范圍加強部門協同和服務集成”。 為民辦事,貴在高效,“一盤棋”意識是關鍵。
人民財評:穩就業“組合拳”,有力度更有溫度 就業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穩崗、擴崗、培訓、服務等多維度打出政策“組合拳”,既為經營主體紓困解難,又為勞動者賦能搭橋,彰顯了以更大力度穩住就業基本盤的堅定決心,為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穩就業,首要在穩企業。
人民網評:夏糧穩產筑牢大國糧倉根基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國家統計局7月10日公布數據顯示,2025年全國夏糧播種面積基本穩定,單產持平,夏糧總產量14973.8萬噸(2994.8億斤)。夏糧穩產豐收,這一成績來之不易,不僅為穩定全年糧食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更為應對復雜嚴峻國際形勢、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